1375.定乾坤(9)(1 / 3)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16 字 2023-03-06

或许有人要问,既然明军有辅助骑兵没有投入战斗,为什么优先调动重甲掷弹兵前去支援东面战线而不是让骑兵去迎战骑兵呢?

其实问出这样问题的多半是小白,要知道东面是以步战为主,调用重甲掷弹兵那是下驷对上驷的用法,搞的是不对称对抗,并且一旦清军顶着手榴弹冲进来了,重甲兵还能上阵肉搏;但如果用不足2000的辅助骑兵与东面清军主力的数万骑兵进行对冲的话,2000辅助骑兵估计到最后会百不剩一,还未必能遏制住了清军骑兵,这可是朱由崧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一幕----明军京营在骑兵方面一直是很缺的,到现在也只编成了1个**骑兵师、1个龙骑兵师及1个使用冷兵器的冲锋骑兵师,算上6个步兵师的全部辅助骑兵,相关战兵也不足万人,真要一下子丢了2000,朱由崧绝对要肉疼半天的。

那么,有人又要问了,2000辅助骑兵不方便与东面万余突破了明军炮火封锁线的清蒙骑兵对冲,就方便在己方重甲掷弹兵撤出后,迎战汹涌而来的瓦克达部万五骑兵大军了吗?

首先要确定一点,爱新觉罗·瓦克达所率领的清蒙骑兵在几次试探性进攻中已经陆陆续续的折损了近千人,所以,当朱由崧调走重甲掷弹兵时,瓦克达部已经没有一万五千人了。

其次,调走重甲掷弹兵后,西面的腾骧师立刻将原来的双排阵列,变为了单排阵列,同时单兵之间的间隔也从原来的0.6米扩大为0.8米,虽然因此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火力持续输出上出现更长时间的中断,但却让战线上的空隙不增反减----比重甲掷弹兵部队在时,还减少了约270米的空隙----而在部分1.5寸前装线膛火炮的支援下,单排阵列其实并不比双排阵列的火力单薄到哪去,因此瓦克达部很难利用重甲掷弹兵调离的机会发起果决冲锋。

再次,在调离重甲掷弹兵的同时,朱由崧从大营里抽调了大约800名装备前装线膛步铳的各旅、团护兵增援西面战场,这也让瓦克达产生了错误的判断,迟迟不敢发起果决冲锋。

当然,更要是的是,瓦克达也没有权威迫使漠南蒙古各部发起果决冲锋,只能跟漠南蒙古王公们商量着办,这一商量嘛,肯定就没有结果了----漠南蒙古各部又不是**,他们在什么好处都没捞到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愿意为清廷死战呢。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所以,并不存在明军辅助骑兵迎战瓦克达部万五骑兵大军的局面,明军西面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