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3.(1 / 3)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50 字 2023-03-06

丰水期,松花江的江水的确是比较湍急的,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船只的稳定,对黑龙江水师各舰炮手们的射击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但水流除了没有影响顺流而下的清军火攻船外,对两岸杀出的清军火攻船同样是有影响的。

这些只有2~3名操纵者的清军火攻船在急流中行动很是缓慢,因此对于黑龙江水师各舰来说完完全全是活靶子,而且上述火攻船又是偷工减料制造出来的一次性消耗品、部分甚至还是本地渔民的小型渔船改造的,防御力很差,哪怕是霰弹打过去,也能击穿了船壳和船底,进而导致这些火攻船在半路上就沉没了。

不过,相比能用炮火轻易打沉的两侧火攻船外,从正面顺流而下的火攻船由于速度较快,显然是没办法用船艏炮予以轻易摧毁的,所以,黑龙江水师前排各舰纷纷组织火铳手和弓箭手,用密集的铳弹和剑雨来消灭火攻船上的驾驶人员,或将他们击杀,或逼着他们提前跳船,只要没了操纵者,那些随波逐流的火攻船也就没有什么大的威胁了。

一番手忙脚乱的应对后----不过,也仅仅是手忙脚乱而已----黑龙江水师冲过了清军火攻船出现的江段,行驶近了一段更窄的江面之上,此时,就见蓄势以待的清军松花江水师大队顺流而下,冲着黑龙江水师猛扑过来。

在三姓水战失利后,清军对战役过程进行了检讨,认为黑龙江水师胜利的一大原因是大船打小船,因此吉林船场稍后在大号哨船的基础上,又设计了【天】、【地】两级战船,其中【天】字级战船总吨位500料(165吨)、装炮9门(前2后1两舷各3门),【地】字级战舰总吨位350料(116吨),装备6门(前1后1两舷各2门),不过由于上述两级战舰的生产周期较长,所以截止到吉林乌拉水战打响前,清军方面仅完成了1艘【天】字级战舰、2艘【地】字级战舰的生产,另外,还有1艘【天】字级和2艘【地】字级只完成了50~60%的建造量,不得不停留在吉林船场的场区内等待命运的审判。

而且因为集中力量生产【天】、【地】两级战舰及生产了一堆粗工烂造的的火攻船的缘故,清军无力大规模生产旧有的大、中、小三号战船,因此截止到吉林乌拉水战爆发前,清军松花江水师仅补充了3艘大号哨船、2艘中号哨船和8艘小号哨船。

因此,当日出现在明军黑龙江水师面前的清军松花江水师主力仅有1艘【天】字级、2艘【地】字级、5艘大号哨船、5艘中号哨船、12艘小号哨船而已,实力某种程度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