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谋画(1 / 3)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64 字 2023-03-06

王乾应了一声,继续报告道:“另外,辅臣杨嗣昌最近建议,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甘肃、固原、临洮、辽东、蓟镇,及保定、畿辅、山东、河北各镇兵由各总镇、巡抚、总兵分练,东西策应,以便闻警即至。”

朱由崧眉头一凝:“练兵是好事,可钱粮从哪来呢?”

王乾回应道:“朝廷准备开征练饷!”

另一时空中《明史·杨嗣昌传》对此记载道:“初,嗣昌增剿饷,期一年而止。后饷尽而贼未平,诏彻(撤)其半。至是督饷侍郎张伯鲸请全征,帝虑失信。嗣昌曰:无伤也,加赋出于土田,土田尽归有力家,百亩增银三四钱,稍抑兼并耳。大学士薛国观等皆赞之,于是剿饷外,复征练饷七百三十万。”

朱由崧当然知道三饷这贴虎狼药最终是如何断送大明的----倒不是说三饷加的太高了,老百姓承受不起,而是小冰河时期北方百姓已经被天灾人祸折腾坏了,明廷加征的三饷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因此,朱由崧感叹道:“流寇从此复炽难制了。”

由三饷想到了明年可能的大旱,再想到另一时空中洛阳的陷落,朱由崧觉得自己该做最后的准备了,于是,他跟王乾说道:“立刻派人去跟郑芝龙说,孤想明年嫁女,正好大木现在南监读书,就在南京办了吧。”

王乾一愣:“世子爷,郡主明年才十六,出嫁是不是早了一点,亦或是世子爷觉得郑家可能有变?”

王乾担心是不是谛听失职,没能及时发现郑芝龙的**态度有变,冷淡了与福王府的关系,而朱由崧又通过渠道得知郑家态度的变化,这才匆匆决定尽快嫁女的。

王乾显然不知道,朱由崧的目的却是合理的将某些家人送去南京避难。

因此,看到王乾一副担心自己哪里出了疏漏的样子,朱由崧便言道:“其实,孤也舍不得娇娇啊,但女大不中留了,早一天送出去,早一点省心。”

安慰了王乾后,朱由崧自顾自的规划道:“孤已经让人看过八字了,选了两个相合的吉日,其中一个在明年的四月,另一个在明年十月,跟郑家说一声,就放在十月吧;正好,这段时间能让李谙在南京收拾出一个临时的仪宾府来,方便娇娇和大木这对小夫妻在南京生活。”

王乾应道:“是,奴婢这就通知李公公并跟福建那边确认。”

“再让李谙另外收拾两个院子出来。”朱由崧解释道。“到时候,我未必能去南京,就让世子妃和世孙代孤把娇娇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