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杨鹤去职(1 / 3)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50 字 2023-03-06

在大凌河之战还未彻底结束的时候,总督延绥、宁夏和甘肃三边军务的杨鹤在临潼接到了逮捕自己的圣旨----“杨鹤总制全狭,何等事权,乃听流寇披猖,不行扑灭,涂炭生灵,大负委任,著革了职,锦衣卫差的当官旗,扭解来京究问”。

杨鹤是崇祯二年末以左副都御史的身份出任三边总督的,不过到任已经是崇祯三年三四月间的事了,当时陕北的“义军”大部进入了山西活动,陕西当地仅剩下点灯子(赵胜)、神一元两支主力“义军”及少量其他“义军”还在活跃,因此,杨鹤采取了重点打击点灯子部“义军”而招降神一元的策略。ωωw.

在杨鹤的指挥下,点灯子部最终在崇祯四年九月初,于石楼县康家山被明军绥德知州周士奇、守备孙守法所击败,点灯子本人也在被俘后被明军斩首示众了。

而神一元部一开始并不愿意接受杨鹤的招抚,直到崇祯四年年初神一元战死,其弟神一魁接手“义军”指挥权后,才因为所部与明军作战中屡战屡败,动了归顺的念头。

崇祯四年三月九日,神一魁部向杨鹤投降,三月十六日,杨鹤向神一魁“宣诏赦”并任命神一魁为守备,安置在宁塞,由参将吴宏器加以监管,神部饥民则先后遣散,算是暂时安抚了这股“义军”。

招降神一魁部的胜利,让杨鹤认定招抚比进军剿灭更合适,所以,随后崇祯四年六月间,杨鹤为了贯彻其招安政策,特意向陕西各州府颁发了“照得从贼之民,或为饥饿难忍,或为胁迫相从,本部院抚顺剿逆,一以免地方之祸乱,一以体皇上好生,非得已也;近闻解遣饥民归回原籍,经过镇店乡村,多被居民复行劫杀;凡此举动,是绝其生活之路,坚其从贼之心···有妄行劫杀,即照杀降律例,究罪抵偿,如解散之众不改前非,仍行枪杀,果有实迹者,许地方人等杀死勿论···各宜仰体德意,实实举行,毋得容纵,致干天和”的告示。

正是在杨鹤的再三布置下,分守关内道管西安府参政瞿师庸和分守河西道督理盐法屯田参政周日强、洛川知县刘三顾、整饬榆林东路黄甫川等处参政张福臻等陕西官员先后招抚了田近庵、刘道海(刘六)、白柳溪、独头虎、金翅鹏、过天星、满天星、金龙、强虎、钻天鹞、云交月等多股小型“义军”,一时间,陕北的局面有大好的迹象。M.

说起来,杨鹤在陕西实施招安政策最初是得到了崇祯皇帝支持的----崇祯四年正月里,崇祯皇帝在接见入觐监司官员是,就说过“寇也吾赤子,宜招抚之,不可纯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