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地主之谊(1 / 3)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03 字 2023-03-06

“公公,这位是本县陈主簿!”

听完张海诚的介绍,李谙冲着陈主簿点了点头,然后指着蔡国峰对张海诚和陈主簿说道:“这是王府仪卫司的蔡百户!”

虽然文官眼里武官根本没有地位,但蔡国峰毕竟是正六品武官,所以张海诚和陈主簿也不好当着李谙的面做的太过了,于是便正式与蔡国峰见了礼。

等几人分宾主落座后,陈主簿殷勤的介绍道:“郯城小县,做不出什么好吃的,只有十六碟八大八小,还请公公和百户海涵!”

李谙微微点头,张海诚便对着自家的长随一施眼色,长随便退出去传菜,随即一名店小二端着一瓶酒走了进来:“各位老爷,这是本地自酿的女儿红。”ωωw.

其实到了明末,白酒也只是下里巴人和军士们喝的饮品,至于达官贵人则还是喝黄酒和果酒,白酒真正盛行还是要再过一百年的时间。

张海诚的长随接过女儿红,给李谙、蔡国峰倒上,然后再给张海诚和陈主簿也满上了。

张海诚首先祝酒道:“祝当今陛下万寿无疆,大明江山永固!”

李谙等人应和了一遍,众人便把美酒喝下,此时,第一菜奉上了,是一只红烧大雁!

张海诚首先给李谙布了菜,然后才给自己夹了一筷子,但李谙还是按照规矩,没有先吃,而是等作为主人的张海诚先动筷子之后,这才把雁肉放进嘴里咀嚼起来。

看着李谙吃的还比较满意,张海诚冲着长随一使眼色,长随便呼道:“赏!”

在宴请中看赏厨子,那是上等席面才有的事,诸如齐典史去陪的两桌价值一两的酒席就没有了,当然,一两的酒席其实也不差,十二碟六大六小,某种程度上跟三两的席面相差的有限,唯一造成价格偏差的,就是这个看赏的程序。

由于主人和客人都很矜持,所以,一人一口菜后,长随便传了第二道菜乱炖猪蹄上来。

这一次是由长随用公筷给台上四人先后布了菜,等四人尝过后,长随便再此布赏,并传了第三道菜,只是在第三道菜上来之前,小二又奉上了一壶今年新泡的青梅酒······

如此,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张海诚对着长随一使眼色,长随便退了出去,并暂停了上菜长酒,以留出时间给张海诚与李谙勾兑。

长随退出去后,张海诚向李谙求饶道:“公公明鉴,这次遇袭,若是发生在郯城或者山东境内,下官断不敢隐瞒了,当立即上报,然而这件事毕竟发生在南直隶,若是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