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辽东经略杨镐(1 / 3)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74 字 2023-03-06

大明朝廷吵吵嚷嚷的,为了是不是要加征辽饷争论不休,但后金这边却不会因为大明朝廷没有得出结果就在一边干看着,保持什么君子风度。

这不,当年七月,后金军又破鸦鹘关而入,进犯清河城,清河城守将,参将邹储贤、援辽游击张旆等一众兵将战死沙场,清河城失陷,周围近万百姓被后金掠走。

相关消息传到北京,大明的朝臣们这才意识到,后金正在有条不紊的实施寇边计划,用掠走的汉民增加自身的农业生产能力,用夺自明军的甲胄和兵器武装自身军队,所以,不能再给后金发育的机会了。

既然大家有了共识,那么关于是不是要征收辽饷的争议就此有了结果----明廷决定自明年起征收辽饷,预征额度为每亩加派白银3厘5毫。

钱既然有了“着落”,各地明军便开始源源不断的调往辽东。

日后在《明神宗实录》里,兵部尚书黄嘉善在奏疏里记录了兵力征调的情况:(万历四十六年六月甲寅)辽东全镇额兵不过六万,除城堡、驿站差拔外,实在仅两万余,又各有防守之责;今合蓟镇援兵仅三万余,选调宣大、山西、延宁、甘固七镇兵马一万六千,蓟镇各营路兵丁数千,辽镇召募新兵二万,通共未满八万。

不过除了千里迢迢从延安、宁夏、甘肃、固原等地调兵以外,明廷还派人前往**调集军队参战。

之所以连**军队都要调集,一方面是,三大征中的**之战结束后,为了防备日军可能的再次入侵,**军队的面貌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战斗力相较壬辰战争前有了极大的提高,或可以配合明军作战。

而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丽军只要越过鸭绿江就能攻入后金腹地,其补给线比明军短了许多,有利于合围作战。

但更关键的是,调动**军队,不用大明的军费,可以节省宝贵的资金。

既然兵也有了,那接下来一步就是选将了----大明在英宗之后,以文御武已经是常态了,所以哪怕一些指挥还是需要由武官来负责,但最高指挥权却只能掌握在文官手中----故此,所谓的将,那必须是一名高级文官。

可是因为三大征之后多年的国内和平,所以到了万历四十六年,曾经有军事经验的文官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所以明廷经过廷推,提名杨镐出任辽东方面的总指挥官----辽东经略。

经略并不明会典上明确的职官,事实上,这个词是动词,“经营军务负责攻略”的缩写,也因此,经略与巡抚、总督、督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