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让他们找咱老李(3 / 5)

战、阵地战。

在山西的八路军上级,他们也有很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是来自陕北方向的。有些问题他们也不好做主,因此,还是希望斯令员能够说服徐大龙执行上级的指示。

斯令员原则姓极强,同时十分灵活。他虽然不赞成上级的意见,但是也不硬抗,而是采取了拖延的战术,软磨硬泡,而且还给原重庆办事处负责人发去了电报,阐述了自己和徐大龙的意见,请求陕北方向不要对山西境内的八路军施加压力,让山西的八路军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制定恰如其分的战略战术。

由于斯令员在其中反复做工作,时间耽搁得比较久,不管怎样,最终的结果还是好的。

上级勉强同意了徐大龙所部不去攻击虞城和临高城的日伪军,但是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绝不允许大同以及阳泉方向的煤炭运出山西,否则的话,就要追究徐大龙的责任。

斯令员相信徐大龙有能力也有把握完成上级的要求,但是他做事不会越俎代庖。他返回**司令部,就把上级的指示精神传达给了徐大龙,问他敢不敢立军令状,确保日军不能再利用大同和阳泉的煤炭资源。

徐大龙当即立下了军令状,斯令员对此很满意,再次向上级做了汇报。最终在斯令员的努力下,上级最终还是采纳了徐大龙的建议。

徐大龙返回了马武山军分区,将上级的指示精神向李云龙、赵刚、王利民、张大彪等人进行了传达。众人商量过后,就制定了相应的作战部署。

郑喜荣接到了徐大龙的电话,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向徐大龙敬礼,说道:“大队长,有什么新的任务?”

徐大龙说道:“你派人严密监视北平通往太原的公路和铁路线,日军有任何动向都要及时向我报告。”

“是,保证完成任务。”郑喜荣郑重地说道。

徐大龙说道:“这次任务十分重要,任何一支日军部队想通过铁路和公路运输的情报,我都要掌握,尤其是大规模的公路和铁路运输,千万不能漏掉。”

郑喜荣说道:“大队长长请放心,这件事情我亲自去安排。今天下午我就出发前往临高城,在那里就近指挥。”

徐大龙点了点头,有些歉意地说道:“你刚刚新婚不久,就要外出执行任务,难为你了。”

郑喜荣笑道:“这没有什么。好歹我结婚已经有十天了,有很多人结婚当天就上了战场,我比他们幸运多了。”

徐大龙说道:“等打完了这一仗,我再批给你一个月的假。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