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站住脚了(2 / 3)

工、言谈、翻译多方面的能力,让腐儒无话可说,赢得了一批本地开明士子的欢迎。

在知府、同知的协助下,在郧阳选定一处建书坊。

书坊的位置选在府衙和书院中间,又在县内正好方便这两个群体日常买书。

书坊除了卖书,也有租书、看书和茶坊的功能。

至于拓展出来的餐饮、棋牌、戏剧、画画、音乐的产业,也选了几个县里靠边的地方,等着王宏宇来拍板投资。

这些事是这10天巡查期间,由王宏宇授意、王徵牵头、周兆安等熟悉本地的人出力,一起协同谈好的。

继张名世等那一批武将之后,身边的文政人才,也终于有王徵、周兆安等可以信赖的人了。

文化方面洽谈顺利,浑河军更是不用担心。

这几天殿后的他们抵达以后,驻扎在城外,按照命令派百人带周敦吉棺椁入城,在郧阳宣传浑河血战的事迹。

郧阳没那么多本地外来之分,周敦吉是从四川到这里的人,那就是本地的人,百姓以他为骄傲。

王宏宇去房县、竹山县、竹溪县三个县考察时,考虑李铁柱、乔己百两个半大孩子留在郧县开展拓张工作正是锻炼他们的机会。

小孩有小孩的好处,这两个一大一小的组合已经配合得相当融洽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两个孩子不自觉就影响了对方,尤其是在相互较劲、相互学习、相互监督下,两人变化都不小。

王宏宇临走前向他们交代,浑河军初到郧阳首先是发展与郧阳百姓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开发郧阳的进度很重要,更关系到浑河军能否迅速在郧阳发展壮大。

之前王宏宇让李铁柱向王徵学习建筑学、力学。还推荐一本宋朝编写经过元代、明代扩大改编的《营造法式》书,让李铁柱学习。

尤其是竹木制水车、曲梨、平底沙船、渔船、中小型棚船、两轮马车、独轮车的制造。这些农用、商用制品正是郧阳急需的。

来郧阳的路上,沿途看到汉水是从山间谷地蜿蜒流出,两岸淤积地不少,由于河槽距离两岸往往达仗许有余,甚至更高,从上游修渠往往被山脉阻隔。

能用普通水车的地方不少,当地木匠造不出水车,取水浇地很原始:辘轳绞水、或木架吊桶取水,浪费大量人力不说,效果很小。

也就是说要用水车自动提水,水车高度要高,当地的木匠没有能力制造这种大型水车,即使能造出来也没有办法立起来就位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