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万历、泰昌接连驾崩(2 / 3)

才,不会被某一群体完全架空。如果有如果,也许很大概率优于他的两个儿子。

但是,常年被严加管理,处于长期压抑状态,形成了一些偏激或放纵的性格行为。

他不喜原已病逝的太子妃,当年未能及时安葬,此时登基也未追封。

太子时他未能保护朱由校的生母,还亲手打死朱由检的生母......

目前,非常宠爱李选侍,甚至有些惯着她,导致日后遇到重大危机时,缺乏隐藏自身意图、无法保持皇家威严、不擅于分化瓦解对方,甚至直接被左光斗激怒导致破防而大失颜面......

也许只是个人喜好,但这会导致泰昌皇帝、李选侍等人的弱点也比较明显。

万历在青少年培养中吃了大亏,泰昌又何尝不是呢?

死亡迅速逼近他,孤儿寡母也将被他任用的名士们“飞龙骑脸”。

......

魏进忠也入宫了,陪伴在李选侍身边,辅佐缺乏宫廷与社会经验的她,配合着东宫太监王安调整宫内一批人手,紧锣密鼓地准备过度事宜。

李选侍野心不小,想要立刻荣登皇贵妃的位置。

魏进忠也是极有野心之人,由他来辅佐实现这一步,将是双赢的局面。

在忙碌之际,他当然想起王宏宇。

万历大行那天,两人分开之前,王宏宇告诉自己:“一定要有自己的基础。

日后地位显赫,那些见权势来投者绝非自己人;一同靠权力获利的也未必是自己人;当年的同乡亲戚也不能都算自己人;

如何算自己人?如何有自己的基础?请公公深思。”

魏进忠这几天都在品味这句话,乍一听不觉得十分厉害,但安静下来一想却细思极恐。

自己这么多年来,只有一些死党算得上,其余没什么自己人和自己的基础。

当年依靠的王才人,现在投靠的李选侍,都是没什么基础的典型。

甚至连泰昌皇帝都......

朝中众人没有真正可靠的;偌大京营不是他的基础;连皇庄都是处于过度状态,还没真的接收过来。

看似一片大好的局面,其实如空中楼阁一般。

......

“王把总,刘公公来了,说是万历陛下有遗诏托付。”

万历给自己这个小小把总有遗诏?不会真的要认自己为“定远侯王弼”的后人,授予定远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