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士绅纳粮(2 / 3)

了?”

明朝初年,朝廷开科取士,结果首次科举录取的进士全部不堪大用,朝廷直接暂停科举制度,改用荐举制选官,如今朝中的那些老臣子以及新朝重臣,如刘三吾,凌汉,张紞,王纯,傅友文,包括韩宜可他自己都不是靠科举考上来的。

不过年轻的重臣大部分都是进士出身,如解缙,黄观,蹇义,景清,张信等人。

而面对韩宜可的质问,萧忠和一干官员并未言语。

随便你这个巡抚如何问,我们不知道,也不清楚,也不敢说话。

“本官再问你们一遍,这可是山东所有士绅的名单,当真一个不差?”

萧忠低头使个眼神,参政冯谷立马站出来说道:“回韩大人,确实一个不差!”

“啪!”

韩宜可顿时拍案而起,怒声道:“好啊,好一个布政使司衙门,看来你们是有心阻碍朝廷新政,一个硕大的山东行省,六府十五州八十九县,竟然只有区区六百多名士绅,一千多名家眷!”HTtρs://Μ.Ъīqiκυ.ΠEt

韩宜可将名单拍在众官员面前,呵斥道:“你们自己看,一个县只有两三名士绅也就罢了,曲阜县可是孔孟圣人之乡,天下读书人的圣地,竟然一个士绅都没有,你们当本官是**吗?”

萧忠听后却是笑了笑,说道:“韩巡抚有所不知,曲阜县是孔圣人的家乡,在历朝历代都受朝廷庇佑和礼遇,不纳粮不徭役,受百姓供养,到了本朝当然也不例外,这是几千年以来的规矩,下官虽是布政使却也不敢在孔圣人面前放肆啊!”

听到此话,韩宜可眉头紧皱,想反驳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冯谷趁机说道:“韩巡抚,下官说句不该说的话,朝廷派大人来山东推行士绅纳粮的新政,大人也不能违抗圣旨,下官都能理解,这六百多名士绅已经够大人向朝廷交差了,大人也是孔孟门下弟子,何必去得罪同门读书人,您说,,,对吧?”

你这个巡抚是朝廷派的干活的,我们也不说什么,该办的都帮你办了,别太当真,差不多就行了!

韩宜可这样的硬骨头连老爷子那样的皇帝都敢骂,自然不会向几个地方官妥协,哪怕是封疆大吏。

“本官受陛下所信任,前来山东推行新政,自然要全力以赴,办好此事,在其位,谋其事,是我韩宜可做人为官的原则,既然是士绅纳粮,自然包括所有士绅,即便是曲阜孔家,也不能区别对待!”

韩宜可挺着腰板,指着众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