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新官人选(2 / 3)

官清廉,政绩卓然,加上孝义之名,天下皆知,臣认为可担重任!”

“侯庸是的好官!”朱元璋满意道:“准了!”

接着,刘三吾说道:“臣举荐翰林编修吴伯宗担任布政使之职,吴伯宗乃洪武四年的……”

“不是,你说的谁……吴伯宗?”朱元璋皱着眉打断了刘三吾的话!

“正是!”

“你不提他,我都快忘了咱们这位大明开科的第一位状元郎了!”

“他不行!”朱元璋直接否定,厌烦的说道:“让他出使几个邻国,修修书还行,品行还算说的过去,能力几天差远了,除了长得好看,一无是处,不仅是他,洪武四年的那一科人写文章都是好手,办实事都他**是废物!”

洪武四年,大明第一次开恩科,原第一名郭翀因为相貌丑陋不被朱元璋喜欢,于是将排在后面的吴伯宗钦点为状元,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吴伯宗长的好看!

后来,洪武四年的学子让朱元璋大失所望,都是一群只会夸夸其谈,不堪大用的草包,正因如此,从洪武五年到洪武十七年都没有开恩科!

当然,这一次恩科与当时大明刚刚开国,百废待兴的特殊情况有很大关系!

直到洪武十八年再次开科,此次科举,江西学子黄子澄独占鳌头,紧接着同为江西学子的练子宁为榜眼,结果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梦境,一个叫丁显的学子走了**运,成了状元!

洪武十八年,二十一年的恩科出了很多人才,朱元璋对此很满意,这也是刘三吾为什么推荐这两科的学子担任官员的原因!

推荐被驳回,刘三吾又道:“圣上,吏部尚书詹徽已被打入诏狱,臣认为与其关着不如让他去河南将功赎罪,若三年内将怀庆灾情恢复正常可免去牢狱之灾!”

朱元璋听后没有说话,沉思一阵后,转而问凌汉:“你认为呢?”

凌汉和詹徽可是死对头,这是满朝皆知的事情,朱元璋自然知晓,现在问凌汉,分明就是想将詹徽置于死地!

但凌汉的回答却让几人大吃一惊!

“臣认为詹徽虽有劣迹,但不失为人才,可免其之罪,授予布政使一职,前往河南,戴罪立功!”

“好一个凌汉!”朱元璋赞叹道:“好一个外举不避仇,怪不得百姓都叫你“凌青天”,果然公正!”

凌汉回答道:“臣与詹徽皆是公执,并无私仇!”

“说的好!”朱元璋就喜欢这样的臣子,正色道:“就让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