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赶考学子(1 / 4)

浪迹异星 李小罗 1897 字 4个月前

此时正是中秋时节,但是在大夏国的各条通往京都的大道上却都能看见赶考的学子,虽然形色不一,有骑**,有坐车的,还有只身徒步的,但是他们的眼中似乎都闪耀着某种亮光,而身旁的行人无不对他们报以羡慕的表情!越接近京都路上的学子越来越多,不少学子还结伴而行互相交流学习所得。李凌在马车上看见这些情形就想或许中国古代的科举也差不多吧!

李凌此时在金阳洲地界通往京都地界的最后一个县-太昌县城。这太昌城原本只是太昌山下的一个乡村,但是因为是大夏国开国皇帝夏武的老师太昌子家乡,所以后来夏武建了帝国后专门设此地为县,并以自己老师的名字命名。而太昌庙就修建在这太昌山上,这太昌庙就是原来夏武再此学艺的地方。过往学子尤其是参加大夏国秋试的自然都会来拜祭太昌庙。经过这么几百年来,慢慢的这已经是一种习惯,而太昌县不知哪一个县令开始为了讨好皇帝,专门设了一个“谢师节”,这节日的日子就是每次帝国秋试前的第十天。原本寓意是夏武皇帝对老师太昌的情义,后面慢慢的寓意就变成天下文士对愿意入朝效力拜为“天子同门”的一种许愿祈盼。当然大夏皇室不会反对这种有利的宣传,相应的会派出皇族人员在这一天来代表先祖祭拜太昌庙的仪式,所以这节日就越发的宣传开了!而李凌到此的时候正式这谢师节的前一天,这太昌城到处都是各路赶考的学子,客栈早就爆满了,连附近的农家都寄宿满了学子。

李凌看着这样的阵仗怎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即便没有住的地方大不了就睡马车上过夜。这辆马车已经被李凌从商队买了,李凌前几天在路边也雇佣了俩婆孙帮忙赶车,这婆婆叫吴氏带一个十岁左右的孙子叫吴二狗本是南迁的难民,虽然是吴婆已约五十岁了,但是作为云州人赶马车却是没有问题的。李凌给他们换了衣裳管饱饭,每月还发一两银子,倒不是李凌不想多给,而是李凌不想太惹眼,但是这样吴婆子已经很满意了,所以她照顾这李凌和王凤这一路很是尽力,只是吴婆子的手艺毕竟比李凌差了不少,引得王凤每次吃饭的时候老楸着李凌看,李凌当然知道王凤的意思,但是李凌现在却不想去做饭,一来李凌对吃的东西实际要求也不高也不挑食,只要干净卫生就好,二来李凌最近的确温习忙没有精力。于是李凌就在街上买了些吃食直往城东北的太昌山下。李凌一行到了这太昌山下山门这一看,这山门外的一片空地也已有不少穷学子在此准备夜宿了,看来自己并不是第一个想到这主意的人。再看那山门也修的**大气,一队禁卫军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