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朝会(2 / 3)

我却要跪下礼拜,是显得比别人**吗?

“臣等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成了,这祖制已经撕开个口子了,以后的事儿就好办了。

“众卿平身,奏事吧。”

众人听了后又是懵了一批。

新皇登基不该先大封群臣吗,怎么滴,省了?

有那想明白的,大概是旧臣不去,没位置安排新人吧?

那就帮皇帝解决一下困难,搞下几个空位置出来?

“咳,”随着一声清咳声,从文班的后面走出来一个人,走到金台前跪了一半后,呵呵尴尬了。

皇帝说已经不用跪奏了,可这已经跪下了一条腿怎么办?

是继续下跪,还是站起来奏事?这个选择好难耶!

好在新帝体恤大臣,给他解围道:

“朕说过,习惯下跪者可以照旧,朕准你以后依旧遵循旧礼。”

朱由校的话音落地,朝堂上又传出一片咳嗽声。

朱由校想到,应该是今天风寒露重,群臣有点感冒了。就吩咐道:

“王大伴,吩咐御厨房熬制些姜汤送过来。

你看今天,这诸位臣工咳嗽的多难受,都赐碗姜汤驱驱寒气吧。”

朱由校说完,也不管下面的咳嗽声更加密集,对着台前的人说道:

“这位爱卿,朕观你面色涨红,可是发热?

若是发热就回家休养吧,今日之事,以后再奏!”

下面朝臣的眼泪都要出来了。

他们这时要是还看不出来,新帝是在戏耍这位上奏的臣子,那可就白混了。

不错,朱由校就是在戏弄这个御史冯三元。

上一世就是他起头弹劾了熊廷弼,致使熊廷弼被罢免。

换上了庸帅袁应泰后,大明痛失辽沈,局势更加崩坏。

今世,还是他先出来参奏熊廷弼,这怎么能让朱由校不恨他?

冯三元规规矩矩跪拜后奏道:

“启奏陛下,臣冯三元参奏辽东经略熊廷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

开、铁被陷,禾粮坞积,廷弼不能简轻骑赍还。北关告急,道臣欲以万人往援,廷弼不听。”

“停停停,冯御史,你这样说话累不累朕不知道,可是朕听的是真累。

我们就直接说人话,哦,口误,我们就直接说这大白话得了。

说话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明白自己要表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