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方孝孺入京(2 / 4)

他平生以孟子王者师学为梦想,追求的也正是这般驷马风尘,经营八表的快意人生。

这次入京,将来帝师之路,或将一片平坦!

进入皇宫。

方孝孺脸上的笑容比先前要松弛了许多,逐渐变得举止端庄严肃。

他知道,皇帝陛下最喜欢他这种翩翩君子形象了。

步入武英殿,行了礼,方孝孺在一旁侍立。

“你就是黄子澄举荐的方孝孺?”

朱皇帝的热情似乎不高......仍埋头批阅奏疏。

“回禀陛下,正是方孝孺。”

朱元璋略微一抬头:“嗯,书读的怎样?”

方孝孺自豪的回答,自己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

“好,那你就去惠王府当个教授,教导惠王吧。”

王府教授?

方孝孺目光一滞。

王府教授只是个从九品小吏,相比从五品的侍讲学士,差太多了!

比起十年前,朱皇帝那种求才若渴,礼贤下士的模样,好像不在了......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道:“诸王过年后就去封地就藩,大本堂也将暂时关闭。”

我一来就关?

方孝孺道:“臣领旨,谢陛下恩典!”

来时的自信满满,瞬间拉胯。

方孝孺没想到,时隔十年,朱皇都居然还不重要他。

连个王府长史都不给!

事后一打听,原来惠王府长史一职,被好友黄子澄得了!

黄子澄由翰林院侍讲学士,调任惠王府左长史一职,升为正五品。

“也罢,好歹与黄子澄共事,一起辅佐惠王殿下。”

方孝孺心想,只要将惠王扶上帝位,自己将来就是帝师!

明年诸王即将就藩,学业转到各自封地。

>

每个王府里都有教授,专门教导藩王学业。

为此,大本堂里进行毕业考试。

类似于科举考试的卷子,一共十题。

明初还没有形成八股文,诏定的科举法应试文仿宋朝的“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