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稳如老狗的汤和(2 / 4)

善长被诛,极大的震撼了淮西勋贵,汤和不慌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道:“寻常百姓家,最怕的就是分家产,老伙计你说说,俺是选儿子还是选孙子?”

中国老人都有一道过不去的坎,这道坎就是分配财产。

为了财产明争暗斗,兄弟姐妹反目的事情.屡见不鲜,朱元璋也苦恼。

“我不知道,别问我。”

汤和直接摇头,表示不想参与此话题。

“你啊,还记恨俺呢?”朱元璋看向他。

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可年轻时却是个刺头,经常醉酒犯错。

驻守常州时,汤和曾有事请示朱元璋,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就在酒桌上撒泼埋怨,一口一个重八不厚道。

朱元璋最恨有人背后说自己坏话,听后记恨多年。

大明立国后,论功行赏,老资格的徐达等人都封了公爵,汤和却意外封了侯爵。

汤和伐蜀回来后,朱元璋又当面数落其逗留之罪,汤和顿首谢罪,此事才作罢。

因为年轻时被朱元璋搞过,所以汤和现在老实了。

这些年他看到公、侯诸宿将坐奸党,先后伏法,变得更加谨慎。

以前他喜欢喝酒,喝完后还喜欢畅谈国事。

现在他还喜欢喝酒,却不说话了,一句话的漏洞都不让人抓住。

朱元璋下旨让他干嘛,他就干嘛,片刻不耽误。

圆滑得根本让人找不出治罪的漏洞。

“臣不敢记恨陛下。”

汤和拄着拐杖,小心翼翼地紧随朱元璋其后。

还有一群太监宫女远远地跟着。

二人来到一处小亭。

两名太监各端着一只明黄绣墩飞奔而来,提前放置。

朱元璋伸手示意汤和坐下。

两人相扶,一前一后坐下。

“去,将那些兔崽子们都叫来!”

“是!”

太监知道皇帝所说的兔崽子们,是从中都回京的九位亲王。

他们此时正在外面候着,等待召见。

>

不等诸王行礼,朱元璋摆手道:“先来拜见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