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朝天使(3 / 4)

何?”

“此乃理所当然耳!”那金堉一听有这好事儿,连声应道。

“不过,以微臣浅见,我国船只远不如上国,还请还归故登州道为佳,还请殿下参详。”

“哦?此事待探查完毕以后再定,姑且不提!”张顺闻言在心中暗暗记了一笔,然后又继续道:“二曰通使,吾闻日本国在**之南,不知可有海路相通?”

“有,有,有!”那金堉哪里料得到张顺的心思,他见张顺发问,连忙笑着应道,“若从我国石多山出发,可先往汉城,然后再由汉城折往釜山,再由釜山前往九州博多港。”

“哦?原来如此!”张顺闻言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道张顺为何有此问?

原来他研究了与**贸易的海上航线很久,却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他所谓的“环渤海航线”,其实是一条“断头路”,走到**就不得不折回来。

无论这**还是辽东,相对来于中原来说,都是物资匮乏之地。

这就意味着中原之地在和辽东、**做生意的过程中,不见会“出超”,更会有部分运力白白浪费掉。

抛开出超入超不提,单就运力来说,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出现,那么尽量形成一个闭环的贸易航线。

而若想形成一个贸易闭环,那么这一条贸易航线就不能止步于**。

于是,张顺又想到了那个“一衣带水”的国家——日本。

日本是一个岛国,和中国海上贸易也很兴盛。比如折扇、日本刀都是有名的日本国贸易品。x33

如果义军能够开拓出一条从登州至**,再至日本的航线,就能衔接上日本前往江浙的航线,彻底形成闭环。

实际上事情正如张顺所料那般,在**通过朝贡和大明贸易的同时,其实也通过釜山在和日本贸易。

甚至中国的一些布匹、药材、瓷器、茶叶等物,更是**转手贸易的大头。

这条贸易航线一直存在,只是由于缺乏官府的支持,中国的商人往往航行到**而止,缺乏进一步探索的动力。

可怜这金堉虽然是**大儒,对此经济学问并不精通。

被张顺三言两语,便套出了关键信息而不自知。

张顺听到此处,顿时心里火热了起来。

先通航,然后再通商,进一步水师跟进,开通商口岸,再建立租界,进而建立殖民地。

前世列强的手段,一套接一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