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征秦之议(3 / 4)

机征兵扩军,训练士卒、打造武器铠甲,备下粮草,以待时机;”

“第三步召集动员我军驻守在南阳、汝州、及郑汴的精兵,以求凑齐十万人马,杀入秦地!”

“好,此策不错!”张顺点了点头,麾下中枢重臣学会思考了倒是好事,“只是以吕先生推测,要凑齐这十万人马,义军终究需要多少时日,亦需要多少武器、铠甲和粮草?”

“这......粮食怕不要少于百五十万石,武器、铠甲没有百万两银子根本下不来,而耗时亦需要半年有余!”

“且不论这些能不能实现,义军治下更需要男战女输,方有一线可能!”不待吕维祺说完,张顺便接话道。

“是.....主公所言甚是!”吕维祺不由有几分羞赧道。

当初诸葛亮治蜀颇有成效,等到刘禅献表投降之时,当时蜀地“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也就是说当时治理良好的蜀地,有二十八万户人口,养活了十万二千将士和四万官吏。

而如今张顺所据河南府、南阳府和汝州三地,依照黄册记载,分别有人口六万七千二百一十户、六万七千八百七十户和一万零一百二十户,合计共一十四万五千二百户。

即便有所隐瞒,如今义军也来不及清查人口。更不要说即便人口再翻一番,也不过蜀地人口之数。

无论张慎言,还是吕维祺虽然亦是难得之才,恐怕其治理能力和大名鼎鼎的武侯诸葛亮比起来也要差上许多。

义军又如何能够在治下一十四万户人口之中,半年之内榨出来十万精兵?

莫说张慎言、吕维祺做不到,就是张顺也好,诸葛亮也罢,依旧做不到!

即便勉强凑够了人头,但这十万人**辎重和组织管理,就能直接把这两府一州之地消耗崩溃了。

吕维祺、张慎言亦老于政史,有熟知历史,如何不知如今义军依靠这两府一州勉强养活五万人马,已经是极限至极,此策如何行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依旧是毫无办法,只好眼巴巴的望着张顺。

**,看来还是得多招募人才了,自己浑身是铁又能打几坨钉?

张顺痛苦的拍了拍脑门,这才发现自己如今这人员班子尚有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