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火炮下的平阳城(3 / 3)

是千古罪人矣!”

你道这平阳府为何如此死守,又为何有如此守城能力?

原来在崇祯四年陕西义军进入山西的时候,先后攻占了隰州、蒲州、稷山、河津、闻喜等地,又曾威胁霍州,颇多杀戮劫掠,让平阳府上下深以为忧。

故而等到陕西义军离开以后,平阳府上下痛定思痛,重整兵备,修葺城池,以防义军再来。

好死不死,这一次前来攻城的又是“过天星”张天琳、“乱点兵”党守素和“皂鹰”张汝魁等人。

这些人说好听点叫做“自由散漫”,说难听点就是“贼性难改”。

虽然张顺三令五申、严肃军纪,粮饷物资保障也做到了位,但是仍然止不住有些人“积习难改”。

比如看到人家水灵的老婆闺女,看到人家养的鸡鸭猪羊,看到人家绫罗绸缎,很难不动心。

正所谓:学坏容易,学好难。

大多数人一旦尝到不劳而获的甜头,就很难再踏踏实实做一些正经的营生。

如今张天琳麾下士卒就是这般德行,虽然他连续砍了若干违反军纪之人,大体上维持了秩序。

但是终究有些管顾不到的地方,仍然有人偷偷摸摸,抱有侥幸心理。

如此一来二去,让人很难不联想起当初“秦贼入晋”之事。

为此张天琳还特意“辟谣”一波,结果不辟谣还好,一辟谣又让人联想起“秦贼”赚城之事。

可惜平阳既不像泽潞等地接触过张顺的义军,又不像蒲州靠近陕西,明白义军的作风,张天琳这番宣传反而适得其反。

“先宣称不虐不杀,然后进城以后为所欲为,此乃‘秦贼’之故技,不可信也!”平阳府上下很容易就“识破”了“秦贼”的奸计。

张顺当然不知道,如今的自己早已经从“仁义无双的舜王”,变成了“荒**残暴的桀纣”。

然而,不管平阳府上下如何认知,鉴于平阳的战略地位,这一仗依旧要打。

“先登死士准备,待会双方鏖战正酣之时,听我军令行事!”张顺看着因为墙体脱落,形成了巨大“伤疤”的平阳城,不由冷笑道。

逆取顺守,自然之理也,世上岂有不战而取天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