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自坏万里长城(2 / 3)

张顺不由摇了摇头道,“凤翔、巩昌、临洮、庆阳和延安诸府,不论多寡亦要纳税。”

“以上诸府抓大放小,留作补贴当地之用即可!”

啥叫“抓大放小”?

就是反正人手不足,无法如数征收。

不过那也不要紧,专捡大户征收便是。

征多少算多少,好歹充作当地粮饷或者赈济粮食之用,强似从别地儿人吃马嚼的运输。

“好!”吕维祺闻言点了点头,估计了一下道。

“如此,当可再入十余万石,至少能征够一百二十万石之数!”

听起来似乎这一百二十万石秋粮也不太多,但是若和大明征收情况一比,便知这已经是很好的征收结果了。

如果按照明朝自己征收标准,整个陕西一年本色不过一百七八十万石而已。

就不说那杂七杂八的折色,但就义军在延绥灾荒严重的情况下,前后征收出来二百四十万石,已经是崇祯想都不敢想的数额了。

然而,就这点粮饷够用吗?

>

远远不够!

杨嗣昌为了对付义军,曾计算过调用一十二万大军,所耗粮饷二百六十二万八千两白银。

虽然义军以粮为纲,粮饷利用效率远超官兵,但是按照每个士卒月饷一石计算,一年下来也要吃下二百四十石粮食。

“河南府情况怎么样?”张顺皱了皱眉头,心道:果然还是原计划稳妥。

如今西安府和榆林镇已经稳固,延安府灾情也得到了救助缓解。

若是明年再往其他诸府派遣官吏,可以再多征三五十石。

若是等义军统治稳固,再多招文吏,丈量田地,估计最一年能征到三百万石。

只是可惜时不我待,他不得不早做打算。

“河南府额粮四十八万一千石,汝州额粮十四万七千石,南阳府额粮十一万四千石。”吕维祺闻言不由计算道。

“总数不过七十四万两千石。其中旱灾、兵灾及人手不足无法征收,造成了不少损失。”

“幸李百户带来番薯、玉米等物,增产不少,再加上王府田亩,一年顶天也就征收百十万石而已。”

“其他购粮之数,吾实不知。以吾度之,南阳、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