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北津大名府(2 / 4)

五代时唐曰兴唐府,后晋曰广进府,又称天雄军,后汉又改为大名府,后周因之,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建陪都,史称“北京”,是宋朝在北方的陪都。

大名府在北宋末年城市人口也超过百万,《水浒传》里多次提到它,后来被淹没。

大名府南城有三门,南河门居中,左为南砖门,右为鼓角门;东城有两门,北为冠氏门,南为朝城门;西城有二门一关,分别是魏县门、善利关、观音门;北城亦有二门一关,分别是北河关、永济门、北砖门。

大名府衙门所在地位于皇城西南角的丽泽门外,北道总管赵纾坐在内堂忧心重重,南乐县令与主薄衣着凌乱肃手恭立一旁,头上的官帽下如沟壑般的汗渍,显得颇为狼狈。

“尔等看清楚了,攻入南乐县的不是金虏?”

“不是!绝对不是!皆身着绿衣,未着甲且与金虏完全不同,手持铁器,很是犀利!”

“如何犀利?”赵纾厉声问道。

“那铁器对着城楼顶一指,楼顶就炸出两个大洞来!”

“嘶...!”赵纾闻言倒吸了一口冷气。

郭毅随着肖满仓小队一路疾驰到了大名府南河门外,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郭毅报上姓名递上官凭,经守城军士验证无误后才得以入城。

此时,肖满仓小队狭着郭毅已经来到了大名府衙门前,滚鞍下马,大门已关闭,肖满仓打了一个手势,两名侦察队员把枪往背上一背,迅速爬上了围墙,很快就打开了大门,肖满仓等人簇拥着郭毅直进二堂,旁边扑来五个衙役或保镖,口中大喝:

“狗贼大胆,敢擅闯府衙!”

“南乐县丞郭毅有紧急军情求见总管赵大人,烦请通报!”郭毅急忙通禀道。

侦察队员们可不管这些,迅速欺身上前整齐划一的过背摔动作,将五个人擒获在地,二堂内赵纾等人闻声呆立,不知所措。

郭毅走上前来,手持圣旨和大捷露布,躬身对赵纾激动地说:

“赵大人,东京大捷,圣旨到!”

“大捷?东京大捷?快...大捷露布!”赵纾急不可耐,从郭毅手中抢过大捷露布看了起来。

其实,宣旨有一套严格程序和流程的,但张隽豪故意淡化了这貌似神圣的仪规,连宋廷安排的宣旨内臣都拒绝了,赵纾看完大捷露布,一张脸涨的绯红,虽然是冬天,但仍觉得浑身发热。

“天佑大宋啊!宣旨内臣何在?臣领旨!”赵纾目光逡巡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