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斩杀杨进(3 / 4)

天汉之国 安化军 1167 字 2023-04-26

构被称为中兴之主一样,抗日胜利后,蒋也是被包装成民族英雄的。只是越到后来,这种说法着实有些讽刺意味,提的人才开始少了。

有一种说法,赵构有恢复之臣,而无恢复之志。他之后的孝宗有恢复之志,而无恢复之臣。这种说法不对。不管什么时候,天下总不会缺人才,只是没有机会脱颖而出而已。赵构偏安三十余年,曾经有志恢复的文臣武将,到了孝宗上台的时候都垂垂老矣。不止如此,三十年不识兵戈,军队也已腐朽不堪。孝宗真有恢复之志的话,可以从头再来,慢慢培养,一二十年后必然局面一新。说孝宗有恢复之志,而无恢复之臣,不如说孝宗有恢复之志,而没有恢复的本事。

后世的人研究历史,总少不了为赵构找各种借口的人。什么崇文抑武,所以岳飞被杀,军队打不过金国。什么朝中主流就是投降,少数的主战派,终究翻不起大浪。什么南方百姓日子过得安稳,北伐会加重负担,所以百姓不想北伐。都是似是而非,是不正确的。宋金议和最大的推手,无疑就是赵构。岳飞的被杀,军政的荒废,主战派被打压,赵构都是排第一位的责任人,后面才是秦桧等人。

有一位著名的历史专家,专门写一本书《荒**无道宋高宗》,说了赵构在两宋之间的种种荒唐的作为,还是不能改变这些人的想法。当然,说赵构荒**无道,本来就格局小了。作为君主,荒**无道并不是十恶不赦的罪过。赵构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投降。

有这种观点,说到底,还是有很多人不能坚持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才能评价历史。很多时候,确实人民不能决定历史走向。人民的心愿,人民的理想,被各种强权践踏。但人民的喜恶在那里,他们的欢笑和哭泣,就记载在历史里面。

靖康之耻,世所罕有。坚决要报仇北伐的人,不管是文臣武将,这个时候所在多有。正是在赵构的打压下,他们大多不得志。直到金朝力竭,赵构与秦桧联合,才决定了大势。

王宵猎来到这个世界,除了宗泽,汪若海是见到的第一个主战官员。与他交谈,心生感慨。

不管是统治国家,还是治理地方,是不能没有文臣的。用武将治理,害处多多,过去的晚唐五代便是例子。现在的王宵猎占有几州,迫切需要有文臣帮助自己做事。

众人离去,王宵猎回到邓州城里,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到了中午的时候,突然有快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