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9章 楚吴之争,帝王时代(2 / 6)

是吴国,北面秦宋两国,南面则是南洋土著,除了西面是盟友蜀国,所以相对安稳之外,其他三方都是敌对势力。

在多方势力的包围下,诸如:南郡江陵城,江夏西陵城,等大城,虽比临湘城的规模更大,但也因离敌对势力更近,所以反而不如临湘城适合为都。

当然,刘秀既然敢把都城定在临湘城,就不怕吴国的大军打过来,毕竟拥有了交州、江夏,以及半个九江郡的楚国,已经对吴国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楚国不去打吴国,孙坚就该烧高香了,又哪里敢主动招惹楚国?

王宫内,楚国文武群臣,左右分立两列。

文臣有,邓禹、庞统、蒯良、蒯越、廖立、刘巴、韩嵩、刘先、李密、陆康、王粲、洪仁玕、主父偃……

武将有,岑彭、冯异、盖延、魏文通、甘宁、王伯当、崇黑虎、崔英、蒋雄、马援、马武、马成、魏章、曾国藩……

可谓是群英荟萃,人才济济。

刘秀看着下方众臣,沉声道:“诸位爱卿,孙坚那贼子竟敢妄图称王,孤决意出兵出兵伐吾,你们认为如何?”

“臣反对。”

“臣反对。”

……

得知刘秀要出兵伐吴,下方众臣纷纷出言反对,轮番劝道之后才让刘秀打消了念头。

其实刘秀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毕竟他身为汉室宗亲,任何一个非刘姓之人称王称帝,他都不可能支持,这是最基本的**正确。

除此之外,襄阳大战之后,蜀楚联军惨败,相比于蜀国,楚国的损失虽不算大,但也不小了,目前主要任务也是休养生息,根本独自灭亡吴国的实力。

刘秀对待吴国的态度是,不出兵则以,一旦出兵,则必灭吴国,否则就会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对于孙坚称王这件事,刘秀不但不怒,反而还有些开心,这也代表着秦吴之间,或许会因此分道扬镳。

楚国想要吞并吴国,最大的障碍并非吴国,也不是那个战无不胜的孙武,而是秦国。

秦吴不可能看着楚国吞并吴国,甚至都不需要直接出兵,只需陈兵边界表明态度,就能牵制楚国大量的兵力,让楚国无法全力伐吴。

秦吴之间没有利益冲突,两国关系坚若磐石,刘秀一直在为如何离间两国关系而头疼,没想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