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不是我不想留,是皇上让我早点走(1 / 3)

崔承允在家待了两日,崔家就闹腾了两日。

因他难得回家,崔景山高兴之余,还给家里的孩子们请了两天的假,说让他们好好跟二伯(二叔)相处相处。

老爷子的想法是这样的,让二儿子跟孩子们多处处,他就能感受到孩子们的可爱,也许就会想要个自己的孩子。

既然想要自己的孩子,那必须得先有个妻子不是?

然后就可以顺势劝劝他,赶紧娶个媳妇。

这样的安排,崔祭酒都忍不住给自己写个妙字。

可老太太觉得不能这么干。

那些个孩子,特别是老三家的五个崽,正好是闹腾的时候,而老四家的两个,目前也只会吃喝拉撒,除了需要被伺候,别的用处一点儿没有。

老大家的两个倒是大了,可老太太认为唯一拿得出手的崔家大侄女儿已经十二三了,不便跟叔叔多相处,只能作罢。

而那男孩儿,虽然只有十来岁,却跟他爷爷一样,一副老学究的做派,别说什么孩童的天真可爱了,他是一点儿没有,搞的不好,估计还得给他二叔说教,真是越看越糟心。

她平日里看到这些孩子都得绕道走,崔承允一个还没成亲的男子了,到时候直接吓得更不想成亲了怎么办?!

老太太认为,最直接,最有效的,让二儿子想媳妇的办法,就是让他去见见人家姑娘。

她看中的那家礼部侍郎家的闺女,虽说在都城中才名不显,但是人却长的漂亮温柔,女红也很是拿得出手,虽说琴棋书画略差些,但也是读过女四书,能认字识趣的。

年纪虽然已经十八岁,但是配二儿子却是正好,唯一的缺憾,就是庶出,家中也没什么根基,不过这些崔老夫人都不看重,姑娘只要人品好就行了。

可老爷子却觉得,不管是说哪家的亲事,儿子没成亲的心思,就都是白搭。得先让儿子动了娶媳妇的心思,再去配姻缘,才能事半功倍。

而且他看中的御史中丞家教养的女儿,才名远播,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虽然模样略单薄了些,但是人相处久了,看起来都差不多,崔祭酒认为,还是有趣的灵魂更重要些。儿子想娶媳妇,就得娶这样的。

光会做针线,到时候跟崔承允谈不到一块儿去,又有什么用?

总而言之,老两口围绕着二儿子的这些琐事,吵吵闹闹个没完。

可怜崔承允向来喜欢清静,连陈将军给他配的四个副手,他一般办事就只带一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