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冰释前嫌(1 / 3)

王安石问道:“因为你是商人,而且是大宋的首富,所以你一定会为商人说话。”

苏辙摇头:“不!这是苏辙的真心话,与我是否是大宋的首富毫无关系。一个国家要运转,**、经济、文化都密不可分。但对百姓而言,首要的是经济。古人说得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当百姓吃饱了肚子,不愁穿不愁住的时候,他们才需要文化,经济的繁荣是文化繁荣的基础。一个人有一个心眼,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心眼,这个时候就需要国家的朝廷来治理。当百姓出现纷争的时候,有官府来进行调和审判。所以您瞧,官府、朝廷、甚至帝王都是为百姓服务的。”

王安石眉头一紧:“苏三郎,你可知你方才说的是大不敬的话?”

“所以王相国您要弹劾我吗?”苏辙很是淡定,“不知官家会不会相信您的话?”

王安石浅笑摇头:“官家器重我,只是为了变革图强,他真正信任的人一直是你。既然有言在先,恳请你为我答疑解惑,我就不会牵扯上其他。”

苏辙道:“王相国有什么想问的,尽管说。”

王安石道:“虽然我的改革激进了些,但大宋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敢请教,你打算如何规划和治理大宋河山?”

苏辙道:“王相国变革的首要出发点是官家和朝廷,而我同您恰恰相反。我所有的考虑是以百姓为先,先让他们吃饱穿暖,再让他们有书可读,所以经济建设是第一位。

要建设经济,就要鼓励商业,培养更多的商人。我的老家有句话说得很好:要致富先修路。所以接下来,我打算把国库的钱用到建设官道上来。打通帝国的经济命脉,让岭南的荔枝,江浙的丝绸,长白山的人参,昆仑山的玉石能以最快的速度流通全国。”

这样的设想确实振奋人心,王安石接话道:“你还打通了海上贸易,巩固了自汉代张骞打通的西域之路。”

“没有错,我们不能固步自封,眼界要放长远。大宋的商品要远销暹罗、波斯、高丽、扶桑等国。国外的好物也要畅通无阻地来到大宋,汇集汴京。有了钱,何愁我大宋文化不繁荣?有了钱,何愁我大宋军队不强大?有了钱,就连西夏、辽国、大理都要战栗在大宋脚下!”

王安石问道:“商人多了,那我士大夫地位又该如何?依你的说法,那我君王又该如何?”

王安石毕竟从政多年,能够敏锐地抓住苏辙论述的最重要点。

事实上,大宋最根本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