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朝廷争锋(1 / 3)

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半晌后,韩维道:“按照苏大人和沈大人的说法,就必须提高商人的地位?”

“没错!”苏辙再一次肯定道,“商人未必就为富不仁。或许大家会认为我的身份便是商人,所以才为商人说话。但苏辙多年为百姓所做之事大家都有目共睹。”

有人道:“可是商人千千万,能有苏相国之品行的商人可找不出几个。”

沈括道:“所以做生意靠品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律法的约束,更重要的是自由竞争的约束。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京师只有一家卖糕点的,那么价格再高也只能去他家买。

如果有两家糕点店,那么大家就可以对比价格和味道。这个时候两家就会努力压低价格,并且提升自己的味道。这样一来是不是就有利于咱们买家呢?可是两家实在太少,万一他们商量一起定价怎么办?

如果有一百家糕点店呢?那么他们想要背后操纵价格就变得极为困难。想要挣钱就必须提高质量和口味,形成良性的竞争,我们买家也受益。”

沈括的例子确实足够简单,诸位大臣也都听得明白。

韩维道:“所以市易司就成了京师唯一的糕点店,才导致民怨沸腾。”

苏辙打了一个响指:“确实如此,所以我们必须裁撤市易司,让商户有利可图,尤其是给小商小贩一口饭吃。”

范纯仁还是有顾虑:“可是这样一来,朝廷的银钱就少了,官家恐不会同意。”

沈括道:“朝廷要做的是抓大放小,抢百姓生意之事,实在有损朝廷颜面。咱们要做的是征收合理的商业税,那才是长期的发展之道。市易司就是竭泽而渔,会断了大宋子孙的生路!”

吕公著道:“但变法派党羽众多,我们未必有胜算。”

苏辙道:“所以就看咱们如何在朝堂之上同变法派据理力争。为了保证胜利,我们必须再详细商议具体对策。”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议事堂的十多人大臣各抒己见,展开了十分激烈的讨论。

他们对于苏辙和沈括的想法并不能一开始就全盘接受。

但苏辙和沈括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一一进行解释。

这一次的聚会意义非凡,关乎着大宋未来的发展和国运。

讨论完之后,韩维被深深震撼,他说道:“大宋人才济济,从前我只是觉得苏相国有几分才气,还是个浑身铜臭的商人,现在看来是我肤浅了。”

苏辙道:“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