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探望故人(1 / 3)

管事先把苏轼和苏辙请到了大厅坐下,一面吩咐丫头煮茶来,自己则进了书房去请主君。

司马光听说苏家兄弟前来,又惊又喜,慌忙放下笔出来相见。

“子瞻兄,子由兄,许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苏轼打量着司马光道:“君实兄,你倒是清瘦了不少,看来修书之事颇费心力。”

苏辙打趣道:“我看不止是修书之事,还有纳妾之事让司马大人烦心呢!”

想起自己刚刚撵走的一个侍妾,司马光是哭笑不得:“你们瞧见了?哎,我那夫人成天为这些无聊的事操心。我都同她说过多少遍了,让她不要为我费心纳妾,我这辈子就是没有子嗣也无所谓!”

对司马光来说,他的前半生是为朝廷殚精竭虑,后半生就是倾注全部心血在《资治通鉴》之上,妻子有一个就够了,至于子女都随缘。

苏轼道:“君实兄虽不介意,可是压力更大的却在夫人身上。”

司马光叹气:“有些事强求不来,着急也没办法。”

苏辙道:“君实兄何不效仿先帝,这样也能宽夫人之心。”

司马光沉吟道:“子由的意思是让我在宗族里过继一个儿子?”

苏辙道:“我记得令兄有三个儿子,过继一个,想来不是难事。”

司马光一拍大腿:“对呀!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反正都是司马家的血脉,而且夫人有了孩子在身边,也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苏辙斜睨着哥哥道:“老哥,看来咱们还能讨得一桌宴席吃吃!”

司马光笑道:“我听管事说你们前往杭州赴任,不知夫人和孩子在何处?”

苏轼回答:“他们现在正在富弼相国的府上。”

司马光问道:“史夫人和莫愁娘子可有一同前来?”

苏辙拱手道:“她们也在。”

“那可真是太好了!我家夫人总是念叨着史夫人和莫愁娘子,说她俩是女中豪杰,相见恨晚。”

苏辙哈哈笑道:“我家娘子也想念张夫人呢!我和哥哥先来拜会,她们随后就来!不知我和哥哥是否有幸阅览君实兄的大作?”

“不过是打发时间罢了。你们都是我大宋有名的才子,莫要见笑才是。”

苏轼道:“诶,君实兄这么说就是过谦了。这修书需要内蕴,更需要耐住寂寞。这修史书更是要花费作者一生心血,就连我也是不敢轻易触碰的,可见君实兄的勇气。”

司马光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