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苏轼与王安石的第二次交锋(1 / 3)

邓绾是蜀中人,他一早就听说了苏家和程家的交恶,于是这一次在京师大肆把两家间的旧闻宣扬开来。M.

他们说苏辙烧了程家的宅院,抢走了程家的血脉还有钱库里所有的银钱。

苏家就是靠着抢夺而发家。

污蔑就像长了翅膀,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整个京师。

并且在传播过程中,谣言也越来越走样。

有人说苏辙是个杀人犯,有人说苏轼与他人的妻子有染,更有甚者说苏辙孩子的生父另有其人。

这些谣言,哪怕毫无逻辑可言,但依旧有人相信,并且说的人多了似乎就变成了“事实”。

朝臣们的折子一个又一个呈送到赵顼面前,要求彻查苏家和苏轼兄弟。

树大招风,苏辙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勤政殿。

李宪小步快走来到赵顼面前:“官家,小苏学士在宫门外求见!”

赵顼迟疑了一下,低低道:“说朕不空,让他回去罢!”

李宪去了,但很快又回来禀报:“官家,小苏学士不肯走。他说官家今日要是不见他,他就一直等在宫门外。”

赵顼不是不想见苏辙,他是不敢见。

贬谪苏轼的决心已下,他害怕苏辙求情,只要苏辙搬出从前救命的情谊,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拒绝的。

苏辙从不逼迫官家,但这次他似乎是铁了心必须见到赵顼似的。

两个人就这样僵持着。

“李宪,苏辙还在宫门外吗?”

李宪道:“官家,小苏大人一直在宫门口站着,老奴怎么劝他都不离开。”

赵顼又问:“他站了多久了?”

李宪语带焦急:“已经两个时辰了。官家,就算是铁人也会站废咯。”

赵顼无奈叹气:“宣。”

“老奴这就去请!”

李宪终于松了一口气。

在官家和苏辙心理拉锯的这段时间里,他是忐忑不安。

李宪看着官家废寝忘食,日夜操劳,也看着官家忧愁苦闷。

他深知苏辙在官家心中的分量,生怕他俩产生裂痕,那官家就再也没有可以宽心的朋友了。

在等待苏辙的时间里,赵顼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是的,只要苏辙开口求情,他会收回对苏轼的一切处置。

苏辙并非空手而来,他手里提着一个竹篮,竹篮上用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