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月老牵红线(1 / 3)

“子瞻虽没什么大本事,在京师却有一两个至交好友。我这就去写一封推荐信,让彬儿带着去京城。”

不过只是小事,热心的苏轼立马命人取了纸笔来。

好友章惇正在京城,把侄儿拜托给他再好不过。

写完推荐信,苏轼又写了一封信札,道:“苏家在京城有宅子,彬儿去了可以住在那里。只要把这信札交给守门的仆人,自会有人安排。地址我也已经写在里边。”

王道远听了无限感激:“子瞻弟,真是多谢你了!”

苏轼见了大舅哥本就感怀,现下竟有些哽咽起来:“是我没有照顾好令妹,才使得她年纪轻轻就走了。日后王家有事,大舅哥不必客气,尽管来找我。娘子走的时候,我答应过他要照顾好王家亲人。”ωωw.

提起妹妹,王道远也跟着红了眼眶:“妹妹去世之前曾给我们来了信。她说能嫁给你是她的福气,她这一生虽短暂但很幸福。子瞻弟,人死不能复生,你要早些放下。”

苏轼道:“我和娘子相濡以沫十年,这辈子是不能忘怀了。往后余生,她都会活在我的心里。”

王道远哀叹,真是个大情种,只可惜妹妹没有那个福分,不到三十就撒手人寰。

苏轼又把儿子苏迈叫了过来,拜见舅父。

王道远见侄儿长得聪慧伶俐,倒也欣慰。

临走之时,苏轼又包了一百两银子送给大舅哥,说是给彬儿上京的盘缠。

王道远不肯收,苏轼劝道:“哥哥,你就收下罢!这样我的心也好过些。”

妻子去世,苏轼一直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回想夫妻十年的相处,许多事苏轼都很懊悔。

妻子劝他收敛脾气,结交朋友时要谨慎,可惜他很多时候都置若罔闻。

那些年要不是妻子从中调和,他不知该有多头疼。

可人人往往都是这样,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失去才追悔莫及。

王道远无奈,只好收下银子,再三道谢。

王道远的马车行走在眉州的街道上,忽然,他看见了不远处的莫愁,急忙让人把车停下。

莫愁正在挑选丝绸,忽然听到有人施礼:“沈家娘子,在下王道远。”

莫愁抬头,一眼认出王家哥哥,笑脸相迎道:“我道是谁,原来是王家哥哥,您近来可好?”

“多谢关心,近来都安好。”

莫愁问道:“王家哥哥这是要去哪儿?怎么不去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