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收拾行装(1 / 3)

苏辙不好扫了殿下的兴致,顺从地陪同他吃酒吃菜。

就说是宴席,其实就只有赵顼和苏辙两个人。

甚至赵顼把宫人都撵了出去,亲自给苏辙倒酒夹菜。

苏辙也不推辞,和赵顼就像挚友一般,这让赵顼更加开心。

自从住进了皇宫,就到处都是规矩,人人见了他都是恭敬有余,亲近不足。

成了皇子,再不会被人瞧不起,从前的梦想都实现了,可赵顼发现原来梦寐以求的东西不过如此而已。

酒过三巡,苏辙终于说到了他今日进宫的正题:“殿下,其实苏辙有话对您说。”

赵顼笑道:“正好,我也有话对你说!”

苏辙谦让:“那请殿下先说罢。”

赵顼道:“我已经恳求皇祖母让你进宫做我的陪读,这样咱们日日都能相见。你要是对朝政有什么意见尽管告诉我,我去奏请爹爹。”

赵顼说得很兴奋,可这并非苏辙想要的。M.

“殿下见谅,苏辙正要向您辞行。”

“辞行?”赵顼难以置信,“你苏家都在京师,你要去何处?”

苏辙并未说出实情:“正因为全家都在京师,而我母亲却孤苦在眉州老家。因此,苏辙想回去祭拜母亲,打理坟墓。”

古人以孝道为先,这个理由有足够的分量。

赵顼道:“三郎此去三个月可够?”

苏辙摇头。

赵顼又道:“要半载?那我等你半载!”

苏辙道:“多谢殿下的垂青。大宋人才济济,能陪伴殿下念书的才子很多,不差苏辙一个。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年我一直困在京师,眼下正好出去领略一番大宋的大好河山,壮丽景色。”

“如此说来,三郎的归期未定?难道就不能为了我快点回来么?”

“在下实在是累了,想出去走走。也不知道哪一天就没了性命。”

苏辙故意说道。

之前他在鬼门关走了一圈,赵顼的焦急是真心实意。

为了自己能够离开京师,苏辙只能戳赵顼的痛处。

诚然,这件事赵顼对苏辙是有歉疚的。

赵顼低眉垂睫,像极了弄丢了最心爱玩具的孩子,委屈里夹杂着不甘:“若我能同三郎一起出游该多好啊!”

那旅途一定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幸福自在的,可他是皇子,又被父母寄予厚望,不得自由。

好在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