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修筑西湖(1 / 3)

为了实现官府专营到允许民间私营的设想,苏轼和苏辙一个在凤翔行动,一个在汴京疏通。

果真是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件事还真就叫他俩给办成了。

自那以后,行商纷至沓来,苏轼还给他们安排吃住的驿馆,提供各种便利。

一切都如苏辙信中所说,官府不仅没有因官卖变私卖而遭受重创,反而因为不断上涨的税收而府库充实。

为此朝廷还特意嘉奖了宋选和苏轼。

宋选什么都没干,就靠着运气巴着苏轼得到了朝廷的赏识。

他对苏轼自然是越发的客气。

在苏轼的治理下,凤翔府像是变了个模样。

渐渐的,苏轼也闲暇了起来。

和刚来凤翔时的愁闷不同,如今的苏轼多了几分春风得意。

空闲时,他就会带着三五好友把凤翔府周围的名山大川,古刹道观都游玩了一个遍。

在一座幽深的寺庙中,苏轼无意中发现里边竟保存着画圣吴道子的真迹。

他连忙向寺庙里的主持买了下来,因为父亲最喜爱的便是这些前人的文化瑰宝。

刚好,父亲的生辰也快临近,苏轼要把这瑰宝送给父亲当寿礼。ωωw.

除了游山玩水,爱喝酒的苏轼还亲自参与当地的酿酒,并且取名“柳林酒”。

苏轼跟着酿酒工人学习,亲自酿制了几坛美酒,连同吴道子的真迹一同送往京城。

当苏洵收到儿子寄来的寿礼时,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苏洵生辰当夜,苏辙拿出了哥哥亲手酿的柳林酒同家人一起饮用。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凤翔府,苏轼也摆好了宴席为父亲贺寿。

尽管他们一家人分隔两地,但大家的心紧紧依靠在一起。

苏辙把哥哥的孝心一并传达给父亲,苏轼也和任妈妈、王弗小酌一杯,遥祝父亲长命百岁。

苏洵和苏辙在京城等着苏轼回家,苏轼也在算着日子期待团聚的那一天。

一日,苏轼在杨石头和何琛的陪伴下来到了“饮凤池”。

何琛是被众人瞒了下来,所以苏轼一直未知他原是贪污受贿的最大黑手。

至于杨石头,苏轼念他从自己刚到凤翔府就跟随照顾的恩情,自己出钱替他缴纳了罚金,只打了他的板子。

苏轼还谆谆告诫,只要杨石头安分守己,从前的一切就一笔勾销。

杨石头千恩万谢,养好伤后还是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