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太子位之争(1 / 3)

群臣犹疑着,谁也不敢第一次提及,只有包拯上前:“禀陛下,储君乃国之根本,不可一再拖延。只有尽快立下储君,才能让群臣和百姓心安。团练使赵忠实为人端方,作风节俭,从小又在宫中长大,受官家和娘娘教诲,堪当储君重任。”

话音刚落,就有人出来反驳:“团练使愚鲁,而永安王自幼聪慧,更能担当储君之位!”

赵祯几个儿子全部早夭,一听立储就头疼。

可是他也明白,这件事不能再拖了,索性他也不出声,由着朝臣争论,听听他们的意见。

韩琦道:“陛下,皇嗣者,天下安危之所系。自昔祸乱之起,皆由策不早定。团练使本就是官家养子,立为储君名正言顺。”

有人驳斥:“永安王是官家亲弟。若论起血缘永安王比团练使和官家更亲近。当初太宗皇帝也代太祖登基,使我大宋国泰民安。如今永安王是人心所向,请官家明鉴!”

包拯气急:“一派胡言!永安王野心勃勃,门下幕僚不计其数。若官家另立储君,莫非你们还要反了不成!”

对手被呛声得厉害,呵斥道:“包拯!你不要仗着官家心善,就在朝堂上信口雌黄!你这是挑拨官家和永安王之间的兄弟之情,其心可诛!”

欧阳修道:“谁心怀鬼胎显而易见!永安王积极拉拢朝臣,篡位之心昭然若揭!”M.

“放屁!欧阳大人,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永安王体恤百姓,所以常常召我等询问百姓疾苦。你扣了这么大一顶帽子在永安王头上,无非就是让官家立下赵忠实,你们就跟着飞黄腾达!”

群臣越说越厉害,声音也越来越大,吵得赵祯脑袋昏昏沉沉。

一旁的张远山见了,连忙道:“官家,我扶您回寝宫歇息。”

赵祯刚准备要走,就被朝廷拦住:“官家,立储之事不能再拖啊!”

眼见永安王的势力越来越大,包拯再也不能等待。

他拾阶而上,跑到官家跟前,双膝跪下拉扯着官家的衣摆:“官家,今日无论如何您都必须立下储君,以正人心!”

群臣也都跪倒在大殿之内,纷纷要求官家给出明确回答。

赵祯看见这样的阵势,心中酸楚,眼泪也滚落下来:“你们这是巴不得朕早死!”

下边群臣喊道:“臣等皆是为了大宋百姓,为了赵家的江山社稷,请陛下明鉴!”

赵祯气得咬牙切齿:“朕几个儿子都先后早夭,痛不欲生。你们现在却逼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