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御试制科策》(1 / 3)

官家瞧着自己好半晌不说话,苏轼和苏辙心里都直打鼓。

作为大宋当世的大儒,欧阳修、韩琦也都位列紫宸殿内。

这时韩琦上前提醒道:“陛下,时辰快到了,请考生们入座吧!”

赵祯点头,冲着张远山轻轻挥手。

张远山会意,忙指挥小黄门摆上案桌和笔墨纸砚。

紧接着又换了一批内侍把进士们带到各自的位置就坐。

等考生们落座后,一位身着朱红色官服的文官上前,大声道:“诸位进士,吾是此次的主考官司马光。此次殿试考三科,题目都在考卷中,每一科都以一炷香为限。”M.

言罢,就有小黄门在大殿内点上了一炷香。

苏辙很是吃惊,刚才说话那人竟是司马光!砸缸救人的那个司马光!也是哥哥政敌的司马光!

不由自主的,苏辙望向了哥哥的方向,刚好哥哥也看着他,冲他微笑点头,似乎是鼓励他好好考试。

苏辙咽了咽口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他也不知自己能否改变历史的走向。

在天意和时势面前,个人的力量都太过微小,他只能用尽力气保护哥哥。

就在苏辙心事重重的时候,其他考生也都惴惴不安。

因为朝廷竟然为了苏辙推迟了殿试,方才又特意瞧了苏家兄弟。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官家很是欣赏苏轼苏辙,这次的考试估计都是陪跑了。

大殿内那么多双眼睛盯着,而且都是大宋最有身份和地位的人物,考生们大气都不敢出,努力静心让自己思索考题。

很显然,这样的试题对苏轼和苏辙来说都很简单,尤其是策论。

策论题目对考生并没有很大的限制,旨在让考生直抒胸臆,对国家政策的现状献言献策。

看到策论题目,苏辙停住了笔。

他抬眼觑看官家,谁知这一看不要紧,却看到了一个十岁出头的少年。

那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多年前他在樊楼救下的孩子。

虽然经过了四年,当年的男孩长成了少年,五官也张开了不少,但大致的模样和气韵却没变。

记得那时男孩说他叫赵顼。

可是姓赵的宗室子弟多如牛毛,好多已经被边缘化,苏辙完全没有想到赵顼竟和官家关系密切。

只见赵顼站在官家身旁,两个人亲昵地说着什么。

忽的,赵顼也看向苏辙,冲他勾起嘴角,似乎带着一丝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