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上元彩灯会(1 / 3)

沈括郁闷,一把抢过苏辙手中的酒壶,仰头喝下一大口:“子由,咱兄弟俩喝!”

最后,那根本不胜酒力的**还是苏辙给扛下屋顶的。

别人都是最佳拍档,他俩真是天生的冤家。

除夕夜后,苏辙就变得非常忙碌。

他就像是中枢大脑,指挥着手下一大帮人。

工匠们分成了两班倒,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干活,尤其是木匠。

但苏辙从不会亏待手下的人,虽然苦点累点,但工钱也很高,工匠们也干得高兴、卖力。

来凤街在数不清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下,焕然一新。

许多百姓蜂拥而来,好奇打量。ωωw.

每家店门口都摆着小吃车,但宋朝的百姓根本没见过。

各式各样的彩灯陆陆续续被挂满整个街头,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苏辙等人各自领了任务,去邀请汴京城中的流动小贩加入到美食街中。

小贩们很惶恐,苏辙给出的条件却十分youren。

免费!

免费提供摊位一月,若一月后没有挣钱退出还会赔偿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对于小贩们来说,半年才能挣到,还得生意好才行。

有胆大的先签下切结书,以后加入的小贩越来越多。

受到影响,越来越多有实力的商户也加入了进来,租下美食街的店铺。

条件还是一样,免租金一月。

当上元节的夜幕缓缓降临,彩灯里的蜡烛被全部点燃。

来凤街变成了一条火龙盘桓在汴京城中,成为了一道奇景。

城中的人们早就知道来凤街会在这一晚开街,于是看热闹的百姓蜂拥而至,就连高门贵族的公子、小娘子也都被吸引了过来。

在来凤街最好的铺面开的是“屈臣记”,里边的货物很新奇,针对的就是有钱的客户。

店铺开业第一天设计了猜灯谜,只要猜中就送一只口红或香皂。

那些在现代寻寻常常的物品,到了宋代就奇货可居。

屈臣记里的生意出奇的好,韩世英一个人主管整家店,忙得晕头转向。

在来凤街的小吃摊位中,苏轼、苏辙和莫愁三兄妹租了一个买奶茶。

谁知沈括也来凑热闹,就在对边卖汉堡,还拉了胡缨帮忙。

没有烤箱,沈括所谓的汉堡就是馒头中间夹肉饼和蔬菜叶。

他还用羊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