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忠烈苏序,家风代代传(1 / 3)

尽管是大战过后,程夫人还是想尽办法弄来了父亲平日里最喜欢的枣糕和粽子。

苏序的胃口很好,一连吃下了一大块枣糕还有一个粽子。

苏涣给父亲舀了一碗汤:“爹,您喝点汤,别噎着了。”

苏序刚拿起勺子要喝,忽的勺子掉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原来是苏序又昏了过去。

这一次,苏序在一炷香之后才幽幽醒转过来,只是精神萎靡,行将就木。

“二郎、三郎。”

苏序口中低低呼唤着,程夫人连忙把两个儿子推到父亲病床前。

压抑许久的泪水终于在这一刻决堤,苏轼和苏辙都哭成了个泪人。

苏序艰难抬手**两个孙儿的脑袋:“二郎、三郎,不要哭,生老病死乃是人生必经之路。我的时候到啦,阎王在召唤我呢!”

说到这里,苏序眼前浮现了许多人影,有爹娘,有兄弟姐妹,有战死的百姓,还有忠勇报国的张易简。

很快,他就要和大家再见面啦!

苏轼哭道:“祖翁不要丢下我和弟弟,您答应过我们要教我们骑马射箭,还要教我们诗书礼仪。”

苏辙补充道:“祖翁,您还要带我和哥哥逛元宵灯会,去乡间看耕耘收获。祖翁~~~”

两个孩子的哭声十分凄然,就连旁边的家人都在不停掉泪。

苏序看着两个孙儿满是泪水的脸,又想起了空空道人的话。

二郎是文曲星降世,文采斐然但一生坎坷郁郁不得志,三郎有经天纬地之才。

苏序用虚弱的声音谆谆叮咛:“二郎,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但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有一颗淡然的心。范大相公曾写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二郎,将来不管际遇如何,你都要笑对。”

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不是高中课本上背过的吗?

苏辙虽然觉得熟悉,可此时祖父在弥留之际,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苏轼点头答应:“祖翁,您的话孙儿记住了。”

苏序又把目光挪到苏辙身上:“三郎,如今

我大宋内忧外患,在外,辽国、西夏虎视眈眈,在内**污吏横行,百姓艰难。长大后,你一定要挽大宋之颓势,救万民于水火啊!”

苏辙不知祖父为何要给年幼的他说什么家国大事,只是一个劲哭求:“祖翁,您一定要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