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一十六 吏和官(2 / 6)

玄德 御炎 2318 字 8个月前

而在度田之乱以后,因为集体农庄在战乱时期的优秀表现十分惹眼,自由农民们眼睁睁地看到了集体农庄的优越性,看到了他们强大的抵御灾害的能力,于是集体用脚投票,大批量大批量的要求加入集体农庄。

因为要求加入集体农庄的人太多,以至于官府人手不够,只能让他们排队,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慢慢来。wwω.ЪiqíΚù.ИěT

然而越是如此,想要加入的人就越多,越是不得,就越是要得到。

之前官府费劲宣传的时候,反而没几个人动心的,只能说这属于人类本质的暴露。

集体农庄的事情需要很多时间去经营处理,因为对方人手告急,刘备于是宣布地方官府可以请求郡国兵组织的帮助,郡国兵们都是有文化的,喝过墨水的,对这些事情有办事能力,把他们拉过来,就等于凭空多了几千名办事吏员。

这人不就够了吗?

想让我扩招官吏是不可能的,没那么容易的,才几千万人,就有十六七万的官吏和二十万郡国兵,加一块等于三十多万人在帮忙治理。

而且之后随着集体农庄的铺开,官府代表的人数也要增加,要不了多久官吏数量就会突破十七万,另外还有三十万军队要负责征战,吃财政饭的人就等于有六十七万。

宫里还有宫廷内侍和宫女,北方边境还有很多半官方性质的官府畜牧雇员,林林总总,很快就要有七十万人吃财政饭了。

汉帝国现在的人口大概率还没有突破七千万,最多也就是接近七千万,等于平均一百个人就要养一个吃财政饭的人,以现阶段的生产力来看,差不多了,必须要给以后留一点空间,不能现在就把扩编名额给用光了。

否则他控制的大汉第三帝国高低也要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冗官冗兵】的名号。

所以刘备就没有答应某些人提出的扩编官吏员额的要求,而是把郡国兵纳入地方治理体系,请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出手相助,苦一苦自己,幸福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刘皇帝。

刘备这边带着内阁阁员们开始九九六加班模式,加班加点处理地方蜂拥而来的政务处理请求,一边又要分心在官吏选拔的事情上。

现阶段虽然还不是召开科举考试的合适时机,但是因为人事权力已经彻底被他掌控,没有人可以质疑他的人事权力,所以在人事方面,刘备已经开始使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新的官吏了。

帝国人事权力现在全归吏部,吏部掌握全部的选拔权力,而主要选拔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