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面见百官(2 / 3)

听得这个回答,郭应麒不由得看了一眼张维贤。

这番话可是带点提醒之意啊,虽然颇为隐晦,但郭应麒岂能不明白其中意思?

莫非陛下的身体并无大碍?还是说如今的时局是陛下有意为之?

想了一会也没有答桉后,郭应麒也将之抛之脑后。

张维贤既然愿意隐晦的提醒他,那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毕竟都是皇朝的勋贵,而且如今陛下也大肆重用他们这些勋贵。

有些时候自然是要拧成一根绳,共同进退的,否则在混乱的斗法中将会尸骨无存。

英国公张维贤早已知晓一切,因此不像郭应麒那般显得患得患失。….而在场的其他大臣,有不少人都是有着郭应麒同样或者类似的担忧。

尤其有徐光启和王在晋最甚,他们都是皇帝破格提拔的,虽然位高权重,麾下也依附了不少官员大臣。

可要是论起根基和影响力来,比起江南传统士族集团和东林党,还是差出许多。

>

他们也很清楚,皇帝一旦身死,那他们的结局也不会有好下场,必遭清算。

徐光启可是有深切体会的,当年萨尔浒大战明军惨败,神宗皇帝派他去通州,招募了不少西洋人编练薪新军。

想着等操练几年,可堪大用之后再挥师出关,剿灭建奴一雪前耻。

可随着神宗皇帝的殡天,徐光启在短短两月之间,不知遭受了多少弹劾,处处被排挤压制。

如果不是当今皇帝慧眼如珠,将通州几万新军编为羽林军,他那几年的心血必然付之东流。

但事到如今,他也没有什么法子。

生老病死乃是天道,岂是人力所能阻止?

他只期望着,陛下能在临终之前,选定好一位继位之人,他竭尽全力好生辅左。

“首辅,人可都到齐了?”

今日的这一场大戏,可以说是朱由校此次谋划最为关键的一环。

收获能不能达到预期,就在于这场戏演的怎么样了,因此也是直接让魏忠贤露面,尽可能的误导他们。

“老夫亲自清点过了,朝中五品以上官员都已在此,不知何时才能见到陛下?”

王象乾虽然也是朱由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