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再征漠南(2 / 3)

不犹豫的出卖了自己的战友同胞。

不止当了带路党,在进攻屠杀的时候,他敖汉部的人杀的比明军还要起劲。

几个部落的人口基本上都被斩杀殆尽,除了那些在混战中侥幸逃脱了,基本上是没有活口了。

后来朱由校知道这事,也明白了这是再向他表忠心。

朱由校也正好想在草原上实施以蛮夷制蛮夷的策略,乌云此次的表现,让他有了扶持此人的想法。

七万多人口全部被斩尽杀绝,别说是现在的草原部落,就是放在他们最巅峰的蒙元时期,也足以伤筋动骨了。

这乌云敢下这种决心,彻底表明态度,已然是将自己和他部族的未来全部交到了大明的手里。

因此他也表现的极为大方,满桂所缴获的那些牛羊马匹,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战利品,他大多赏赐给了他们。

当然,那些年轻有力的战马,以及优质的母马,他是不可能给他们的。

包括那些母牛,也全部拉回了关内,正好大同要实行摊丁入亩,这些牛可是有着大用的。

即使如此,朱由校也还是不甘心,此战他的羽林军和御林侍卫也死伤了数千人。

>

如果算上算上杨俊和杨洪手下的那些叛军,此战光是精锐的明军,就死了上万人。

还不算那些被蒙古人屠杀,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在荒郊野外饿死冻死的百姓子民。

可以说,大明也是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只不过大明国大底蕴深,而显得没有那么严重罢了。

这次的血债,朱由校自然是全部算在了蒙古人的头上,他非要彻底荡清草原上那些首鼠两端,不臣服大明的部落不可。

他也知道,要真正的让这些反复无常的鞑虏臣服,给好处并不能起到关键作用。

最重要的是,要以绝对的武力,彻底将他们的欲望,禁锢在内心深处,不敢生出半点异心。

这也就有了刚才的一幕,乌云等一众归附首领,毕恭毕敬的站在一旁看着气势磅礴的明军阵营。

他们现在也彻底的清醒觉悟了,这位皇帝,不是他们可以招惹的,更不是他们可以反抗的。

他们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跪下臣服,做大明,或者说皇帝的一条狗,一条听话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