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253章 诸樊之死(2 / 6)

划里,“生擒诸樊”其实本也是假的,但让其认清现实,让他就此罢兵回去休养生息,乃是最终的目的,也是他唯一目的。

“呵呵,先生所言差矣。”

“今日吴王不死,我楚国东陲便永无宁日!”

“他难道不该死?舒鸠之战,我楚国多少人因此而葬身?这些年来,他又三番五次的前来我楚国袭扰!他若不死,难道先生还希望……先生请自重,先生如今乃是我楚国的客卿啊!既是客卿,便该知道哪些事做得,哪些事做不得!”

你一楚国的客卿,怎么能帮着吴国说话?还是帮着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诸樊说话?

这不是吃里扒外么?

伍举也没给李然好脸色,而是用最为锋利的言词对他进行了反击。

可是这一下,便算是彻底激怒了李然。

只见他神色忽的阴沉下来,一双眸子火光四溅,整个人霎时间杀气凛然!

“今日大夫逼死吴王,吴国上下必定以楚国为世仇,来日楚国有难,吴国趁乱而起,吴楚两国战火重燃,不知还会死多少黎首,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因此而流离失所,这便是大夫希望看到的?”

“再有,今日诸樊之死,中原诸国姬姓之邦,必定将这笔帐算在楚国头上。然而‘古之为战者,不重伤,不擒二毛’!楚国如今刚得了这盟主的位置,如今却又硬生生将一国的国君给逼死了,这等下作的手段,岂不叫天下人所不齿?”

“大夫难道不知今日大夫虽是逞得一时之口快,却已然是为楚国酿下百年之祸?!非但是为楚国酿下了百年之祸,甚至是大夫一族届时亦不能幸免!”

站在李然的角度为吴国说话,显然是不成的。

可是站在楚国的角度,甚至是从伍举的角度上去说话,那便是理所应当的。

今日诸樊之死,看上去乃是楚国大胜而还,好似自此以后楚国东南边陲,吴国将再难起势。

可转头一想,此事当真如此简单么?

是的,诸樊之死,中原诸国肯定会怪罪李然,唾骂李然,认为李然背弃了姬姓之邦,伸手帮了外姓蛮夷之邦。

可中原诸国的君臣们也不是**,他们当然知道吴国最大的敌人乃是你们楚国。

是因为吴楚大战,诸樊才会因此而丧命,这笔帐翻来覆去,最终还是会算在楚国头上。

身为天下的盟主,讨伐不臣也就算了,但是从古至今,却还从未听说过讨伐不臣之邦,却最终把对方国君给杀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