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一诺千金(2 / 3)

从雍邱到灌口一百二十九处淤塞,已经全部疏浚。

李绩和李艾,又从睢阳乘船返回。

沿路又用木鹅反复测量淤塞处,木鹅所到之处,水流潺潺、畅通无阻。

李绩命船家拔掉所有木桩标记。

此时,东方已经泛白。

李绩早已传令后厨,备好热汤热菜。

又令管家李艾从后山山洞里,搬出几坛窖酒“高粱红”。

李绩亲自犒赏船家与庄丁。

那些平日里不胜酒力的船家,也竟然开怀畅饮。

直吃喝到日上三竿,红日当头,庄客与船家这才扶墙歌咏而归。

酒足饭饱,庄客们一夜未眠,竟然睡意全无。

田地、山间,在黎明的晨曦中,又出现庄客们忙碌的身影。

关键是大运河沿线淤浅处已经清除,意味着李绩的承诺没有落空。

无论盛世还是乱世,君子立言尤为重要。

因言获罪,身首异处者不乏其人。

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齐国大夫崔杼设计杀死庄公。

太史某氏据实直书“崔杼弑其君”,被杀,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罹难者。

这位太史的两个兄弟继续写同一句话,亦被杀。

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因《报孙会宗书》,令“宣帝见而恶之”,而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判处杨恽腰斩。

曹魏末年,嵇康因写作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令权臣司马师“闻而恶之”,而被斩于东市。

老杨乃隋末富商大贾,既然拥有私人武装,甚至可以动用官兵为其护航。

这一点,可以保证他与官府的关系非同一般。

李绩认为,老虎打盹,心里有数。

别看这些人可以与你海吃湖喝,但与这些人建言,不可不慎重。

好在自己一诺千金,李绩也就悬心放下了。

他忽然打了一个哈欠,他知道自己一夜未眠,现在需要补个觉。

他刚要躺下,这时,就有放哨的庄客来报。ωωw.Bǐqυgétν.℃ǒM

庄客报告说,有两个鬼怪般的家伙,鬼鬼祟祟地在神庙庄里乱转。

鬼怪?不可能吧。

李绩满肚子墨水,白天大日的哪能有什么鬼怪出没?他当然不信。

他眯着眼说道:“对不明身份的人,要严加审问。去,把他们带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