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他的阿妩(1 / 3)

长辈盛情相邀,姜娆这个做晚辈的自然也不会推辞,便笑着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端王看了穆珩一眼,突然道:“离着秋闱不远了,皇上有意在秋闱之前举办一次宴请各地学子的文会。”

穆珩微微一怔,随即颔首:“多谢王爷告知。”

端王摇了摇头。

隆誉帝虽然登基也有两年了,但在朝中一直受到许多钳制,不管想要做点什么都会惹来许多老臣的阻拦。

作为年轻的帝王,又岂能甘心如此?

所以,隆誉帝会想着培植心腹,在已经牢牢抱团的文官集团上撕开一道口子,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想要降低这些老臣的影响力,有什么比给朝堂之中输送新鲜血液更合适的呢?

所以,穆珩这个隆誉帝的心腹会走科举之路。

秋闱将至,京城会汇聚多地的学子。

而且,秋闱之后离着明年的春闱也不过是四个来月,冬日里不好赶路,许多举子都会提前进京,说不得秋闱之前就会有许多举子进京。

参加秋闱的学子,参加春闱的举子,这些可都是大安朝的栋梁之材,赶在这些人进入官场之前,隆誉帝这个帝王就先一步将人心给笼络了,还愁这些人将来不死心塌地的为他所用?

毕竟,所有读书人之所以读书,也就是想要“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更重要的是,就算那些把持着朝政与隆誉帝角力的老臣们看明白了隆誉帝的用意,他们也不能更不敢阻拦。

这些朝臣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住隆誉帝,但不管怎么样,隆誉帝是君,他们是臣,为君者收拢这些未来官场新鲜血液的忠心,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若是还敢阻拦,这岂不是在宣示他们的不臣之心?

没有谁敢这样做。

于隆誉帝而言,这是阳谋。

可想而知,那个被隆誉帝委以重任,主持文会的人,不仅是隆誉帝的心腹,也会是在未来深受隆誉帝倚重的人。

穆珩本就是隆誉帝年少时的伴读,也深受隆誉帝的信任,按着端王的估计,隆誉帝说不得就是属意让穆珩来主持这次文会,所以他也只不过是提前一段时日将这件事告诉了穆珩而已,还当不得一个“谢”字。

穆珩微微欠身,没再说什么。

他明白端王的意思,但就算端王也是揣摩透了隆誉帝的心思告诉他一声,于他而言,提前的这段时间也足以让他做许多的事了。

在端王府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