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战后朝议(2)杀心过重?(2 / 3)

秦天纵听着下方的议论,眉头皱起。

倒不是杀倭人之事,而是伤亡。

战果确实显著,但大夏这边的伤亡也不差。

六万多人的伤亡,说明了此战的残酷性。

要知道,大夏这边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有长城这神级建筑在,竟然还死了这么多,那就不难想象战斗的惨烈了。

固然其中大多数为罚罪军的异族士卒,但这种伤亡却也算是巨大了。

从炎黄村到现在的大夏,恐怕这是战死最多的一次了。

当然--

恐怕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白起的杀伐决心了。

那些倭人士卒自知没有活路,必然是要奋起反抗的。

修罗军战力不如禁军,军备也不如。

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对大夏造成一定的伤亡。

三百万比六万!

大夏这边几乎做到了一人换五十人。

自然,其中很多都是被洪水冲走的,若是真要一枪一刀的去砍。

这一场战斗没那么快结束。

更多的还是洪水作用之下,大夏这边直接沿江击杀便可。

“诸卿如何看?”秦天纵看向了文武百官。筆趣庫

既然有人议论。

那就让他们论个够!!!

这些日子以来,他可是听到了不少风言风语的声音,大夏牛鬼蛇神出来不少,今日正好定个调。

群臣沉默。

如诸葛亮、张良等人一言不发,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尊老佛。

而下边的其他人见文官之首都没动静了,一个个也是低垂着头。

秦天纵正要说话。

一道声音响起。

“王上,武安公此战战绩斐然,但依照微臣看来,多少有些杀心过重了!”

文官之中一名中年官员站出声,躬身道。

御史台侍御史万和。

成为王朝后的大夏,御史成了大夏唯一的正规监察机构。

其治下吸取各朝代的优点,开先河的设置了御史台、都察院两大次级机构。

两大机构并不重复。

御史台,掌朝廷百官纠察之事,主中枢。

都察院,掌各城官员纠举之事,主外部。

不过,两者都是在御史大夫的治下。

而侍御史便是御史台下的官员。

侍御史官职不大,只有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