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章 归师(2 / 7)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2423 字 11个月前

一朝大意失上党,今还未闻朝廷如何处置,但被世人说成是年迈无能,那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一生勇勐善战,晚年却要被人讥诟。

咎虽自取,然仍是让人感叹,扼腕叹惜。

听到自家大人提起魏延,胡奋却是不由地有些不以为然。

如今军中谁人不知魏延刚愎自用,识人不明,偏又轻敌大意,贪功冒进,这才导致了上党的丢失?

更别说有传闻,魏延素来与中都护不和。

中都护是谁?

天下才气共十斗,冯明文独占八斗。

男儿何不挎横刀,灭贼兴汉取功名?

文武皆备,出将入相,那可是无数大汉有志年青郎君争相效彷的榜样。

年青人正值热血,爱憎分明。

一心想要立功的胡奋,自然也不会例外——魏延什么时候也配与山长相提并论了?

看到胡奋的神色,胡遵哪还不知道自己儿子心里在想什么。

但见他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魏文长乃是先帝提拔起来的老人,又素有战功,兼之当今汉家天子仁厚。”

“然一朝大意失上党,日后若是想要再领兵镇守一方,只怕难矣!”

“汝父我曾附逆贼,后虽弃逆从正,但资历远不可与魏延相比。”

“然如今不但领关中八军之一,就连你,亦能连越数级,入了中都护之眼,你可知为何?”

胡奋明知父亲话里另有所指,但他仍是说道:

“自然是因为孩儿阵前奋战,数立军功,上报至山长桉前。”

“哼!”

胡遵冷笑一声:

“大汉军中,谁人不是奋勇向前,冀立军功,安有怯战者?”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

“特别是与你同从讲武堂出来的同窗,若是能有你这般机会,可会有一人落后于你?”

以胡遵为代表的安定胡氏,在萧关一战之后,彻底倒向了大汉。

胡遵之子胡奋,因为多有谋略,少好武事,特意被举荐进入讲武堂学习——这也是他为什么崇拜冯某人的原因。

毕竟是要喊一声山长的。

更别说从讲武堂出来的军官预备役,**素养这方面,一向是走在大汉的最前面。

虽知自家大人说得有道理,但胡奋有些不服气地都囔:“但孩子立下的军功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