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荡平不臣 (二合一)(2 / 6)

几分薄面。

“父亲大人现在身份不便过问朝政,是下官的意思。”

听到仅仅是朱仪的劝戒,杨善心中不由看轻了几分,他开口道:“朱同知,本官知道沉忆辰是你的血脉兄弟,可他毕竟没有入成国公府宗谱,还算不得是一家人。”

“忤逆太后,谋叛太上皇,桩桩都能称得上是杀头的重罪。家规大不过国法,如果沉忆辰这样都能逃脱惩治,那皇家威仪何在,律法尊严又何在?”

杨善不愧是文官出身,话语可谓是字字诛心,于公于私朱仪都没有资格为沉忆辰求情,更别说找上门来用这种“警告”的语气,他还以为是当初那个如日中天的成国公嫡长子吗?….“杨督宪,那你又可知,什么叫做大势不可违吗?”

“本官……”

面对朱仪的反问,杨善刚准备发动擅长的三寸不烂之舌,却遭到了对方的直接打断。

“各位叔伯,晚辈选择此时上门拜访,难道就仅仅是个巧合吗?”

当朱仪说出这句话,就相当于明着告诉张軏等人,他是知道了太后命人传达的话语,这才上门拜访。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按照朱仪登门拜访的速度,几乎是与曹吉祥出宫时间同步。也就是说当太后传达命令的同时,就已经被有心人放出消息,那么知道的可能就不仅仅是朱仪一人!

“朱贤侄,你且说下去!”

靖远伯王骥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于是抬手制止了杨善唇枪舌战的想法,让朱仪把话给说完。

“太后命诸位叔伯,率领南征军镇压敲登闻鼓的京师士子,不仅仅是违背了太祖皇帝言路畅通祖制,还站在了天下文人士子的对立面,日后定会身败名裂追究罪责。”

“甚至到不了日后,晚辈已经得知礼部侍郎钱习礼,翰林掌院倪谦等等文官,正在赶往午门的路上。”

“诸位叔伯,是想要将翰林国子监清贵一网打尽,挑起大明的文武之争吗?”

皇太后孙氏苏醒之后,感受到沉忆辰尾大不掉的威胁,以及被《正本疏》指着鼻子骂,终于让理智战胜了怒火。打算听从皇帝朱祁玉的意见,调用南征军镇压京师士子,来个快刀斩乱麻。

可是孙太后万万想不到,她前脚下令曹吉祥去传话,后脚这道消息就被成敬派人传递给了朝中大臣以及成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