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依然兄弟(二合一)(2 / 9)

公府所在的东华门附近, 就代表苍火头仔细考量过。

明朝京师内城布局特点大概是这样, 勋戚邸第在东华门外,中官在西安门外,其余卿、寺、台省诸郎曹在宣武门。

勋戚们不用到衙门上班,只需进宫参加朝会,所以他们的宅邸都是紧靠紫禁城,这样能节省不少通勤时间。

但沈忆宸是官员,他更多是在翰林院工作,如果宅院地址选在成国公府附近,意味着每日要绕行大半个内城。

这十来天在翰林院入职,沈忆宸为了避免来回奔波,甚至直接住在离翰林院不远的客栈里面,他可不想日后天天如此折腾。

推开三进院门入内,沈忆宸四处打量了一圈。这里自然跟成国公府的金碧辉煌没得比,却别有一番幽静朴素,他已经很满意了。

三进院用后世单位换算,占地面积在五六百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折半大概三百平方米的样子。自己与母亲二人可谓绰绰余余,就算日后把陈青桐给娶过门,也不至于拥挤。

古代院落之所以会如此宽敞,原因就在于很多时候一间宅院,并不仅仅是家人居住,还要考虑侍女、随从、伙夫、马夫、门房等等人员。

这些下人加起来,少则十几号人,多则上百号人都不意外,没那么大的宅院还真不够用。

看完宅院出来后,沈忆宸朝着身旁的苍火头说道:“等下我书写两封拜帖,你去分别投递到京卫指挥使司跟北镇抚司。”

既然宅院已经搞定,那么自然就是要搬过来,沈忆宸没打算举办什么乔迁之宴,但招呼几个应天伙伴过来热闹一下,总归还是要的。

另外他也还有一些事情,打算跟赵鸿杰以及李达商议。

“是,小的明白。”

马车返回成国公府,苍火头前往卫所去投拜帖,而沈忆宸却去到成国公朱勇的书房,准备告知他自己要搬离公府的事情。

成国公朱勇并不喜好文事,所以沈忆宸刚来到书房所在的小院,就看见他正在院中比划着一套拳法。

如今朱勇已经年过五旬,却依然身形矫健,拳法招式挥舞的虎虎生威。见到沈忆宸过来,他停下了手上的动作,一边拿起块毛巾擦汗,一边开口问道:“你找我有何事。”

沈忆宸了解朱勇无事不登三宝殿,对方亦然。今日这小子会来书房找自己,肯定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