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3 太子奏事(1 / 5)

小小朱自然知道自己这一次来上朝是有任务的,这个小家伙也知道自己要办好父皇交代的任务。所以小小朱也是早就准备了,昨晚母后可是交代了不少。

听话也是小小朱的一个优秀品质,别看这小子在外头是有些高高在上的,这小子也是有那么一些高傲的。但是在有些人面前,小小朱还是很乖巧听话的。

虽然在入朝前文武百官已经对于皇太子上朝表示意外,也看到了太子站在了文官队伍的队首,这些都是文武百官感觉到意外的事情。但是太子此前也是一言不发,看起来也只是旁听而已,好像也没有什么好意外的。ωωw.Bǐqυgétν.℃ǒM

似乎不是真正的观政,因为太子好像也确实没有打算发表自己的一些政见。大家也不觉得意外,太子到底年幼,太子此前也没有观政,这样也很正常。

但是现在皇帝陛下忽然询问皇太子,这就不是什么小事情了。

三岁看老,从太子的一些言行当中,也是可以看出来太子的一些品性,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小朱出班,一本正经说道,“启奏父皇,儿臣以为诸位爱卿言之有理。中山公牵涉其中,自然不好主持筹功。儿臣以为,还是曹国公和开国公更合适。”

听到小小朱这么说,坐在龙椅上的英示皇帝微微点头,他的太子表现的还算不错。

虽然没有什么亮点,可是也是比较稳妥,这就算的上一个不错的表现了,值得肯定了。而对于文武百官们来说,皇太子看似也是持身中正,这就是好事情了。

毕竟英示皇帝实际上是非常护短的,这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些事情,清清楚楚的看到了。这些也不是什么秘密,从英示皇帝这些年的表现实际上就可以看出来端倪了。

英示皇帝到底是和常系一脉牵扯太深,所以常系一脉天生的就是亲近天子。而天子呢,很多的时候也是比较倚仗常系一脉的勋贵,有些时候也确实是有着一些偏私。

除了对于武勋方面偏私常系一脉之外,文臣当中茹瑺这些人也都是出身太孙府,一个个的也都是得到了重用。这里头除了茹瑺等人确实有些能耐,但是谁也知道真正的原因。

茹瑺他们确实是有些能力,可是很多人也都知道朝堂之上人才济济。很多人只是缺少一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不代表他们就是碌碌无为的庸才啊。

小小朱这个时候也说道,“启奏父皇,儿臣觉得此次筹功,当依循旧制。”

其实现在的军功,基本上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