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 皇帝和皇后(1 / 4)

忙着朝廷大事的朱允煐可不知道他的皇后和妹妹们在惦记着给他‘改善伙食’,让他可以有着一些水果打打牙祭等等。对于朱允煐来说,他要做的是一些不折不扣的大事。

对于大明朝的一些边疆稳定计划,对于不少地区的开发计划,朱允煐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很多的事情也确实不需要太过着急,需要那么点时间。

尤其是对财政的事情,朱允煐是无比重视的。

朱允煐认真的在翻阅着资料,也越发觉得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比较重要。

宋、辽、金、元,甚至是现如今的大明,都是不再制定限田、均田之类的法令。这也就意味着封建法律对于土地私有制的干预大大松弛了。

简单的来说就是宋朝法典《宋刑统》虽然还保留着唐律有关均田制的内容,但实际上已完全是摆设。北宋朝廷也曾规定官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一品官为三十顷,以后宋徽宗又放宽至一百顷。

可是两宋时,已经达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金朝的时候,‘民田业各从其便,卖质于人无禁’。所以土地兼并在唐朝以前被称为豪强、权贵等等,但是宋朝以后,公然称之为田主,非但不受法律限制、打击,反而受法律的各种保护。

朱允煐现在就是很重视这件事情,在大明朝需要不断的开垦天地。

现在仅屯田就达八十九万多顷,占了当时全国垦田总数的十分之一。皇族、贵族的庄田,以及官田各占垦田总数的十分之一。

按照老朱的制度,屯田起初是全部用于养军的。凡军户都授予一份屯田,一户约五十亩。考虑到有些地方土地紧张或者土地肥沃,也是有一些松动,低的可以时二十亩,而最高不可超过一百二十亩。ъìQυGΕtV.℃ǒΜ

现在的屯田,每年定额上缴余粮六石,作为军队的供给,其余的“正粮”由军户自行处理。

“过段时间得再次清查耕地了,咱大明的税收得改改了。”朱允煐喃喃自语,说道,“我发发狠,现在四亿多亩地,我争取开出来达到五亿亩地。除了极少数的私有外,以后这些耕地就是要收归国有了。”

土地兼并是大敌,农民没有土地就没办法生存,就容易引起动荡。

“可是皇权不下乡啊,我现在的土地收购国有是好事情。可是底下的**污吏,或者是大族长等等,说不定就要出一些幺蛾子。”摸了摸下巴,朱允煐有些担心,“政策是好的,可是就怕底下的人把经给念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