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金榜题名(2 / 3)

扬明 柯久 1137 字 2023-02-22

及啊。"

韩爌微眯着双眼,微不可查的吐出了一句话。不过他也没有做任何举动,显然不打算就此明显违制的情况加以制止。

些许沉默过后,一道颇为瘦弱的身影,自贡士队伍的最后方挤出,来到了中极殿中间。

"学生宋应星,见过皇上。"

宋应星此时的心情无法用言语形容,他在会试的时候,乃是杏榜上的最后一名,他从未想过自己居然能够名列二甲头名。

仅仅是从大殿后方来到大殿中间这短短的几十步,便令宋应星感觉到有些呼吸急促,脸色涨红。

他竟然因为激动而有些喘不上气。

朱由校看着在自己脚下浑身颤抖的中年人,也是内心激动,这是真正的"神农"啊。宋应星的那本天工开物甚至在后世都有深刻的影响,甚至被列为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当中。

"日后当恪守自身,好好为国效力。"

强压住心中的激动,朱由校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

宋应星听到朱由校的话后更显激动,一丝不苟的向朱由校再度行礼之后,站到了大殿另一侧,他只居于刚刚的那三名一甲进士之后。

待到宋应星退下,何宗彦方才再度出列,拿起手中的榜单,继续朗声念着剩下的名字。

经历了这场小波折过后,这场传胪再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情况,饶是卢象升也没有被单独提起,只有少许几名知晓内情的大臣再听到卢象升的名字后,睁开了自己有些惺忪的眼睛,暗自多打量了两眼,将这名精壮的汉子牢牢的记在了心中。

毕竟这位尚未出仕,便得到了天子的垂青,由此可见他在天子心中的地位。如今更是得中进士,前途不可限量。

对于殿内重臣的心理活动,朱由校一概不知。他一门心思都扑在自己面前的这些贡士们,倘若不出意外,自己未来的班底都将在这些人中产生。

朝廷终究还是需要一些年轻血液的。

而且朱由校渐渐的也开始对韩爌有些不满起来,倘若不是何宗彦以及朱国祚二人将宋应星的试卷送到他面前,至少他短时间内都会想不起宋应星此人。

不过他也能理解韩爌为何阻扰宋应星的试卷,原因很简单。因为宋应星在试卷之中的观点非常明确,应大力发展农政,并且收取商税,矛头直指江南地主阶级。

而韩爌本人虽然在某些事情上数次向朱由校妥协,不过其终究还是东林出身,不可避免的会偏向东林官员,或者说东林官员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