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移宫案"结束(2 / 3)

扬明 柯久 1126 字 2023-02-22

突然朱由校有些恼怒的对着王安说道:"大伴,你这个司礼监秉笔太监到底是怎么做的,怎么宫里都是她的人。"

此时王安也是后怕不已,他也是万万没想到,郑贵妃竟胆大至此,妄图胁迫太子。

这是他身为天子近侍的最大失责,竟把朱由校置于危险之中。可是王安其实也是有苦难言。

朱常洛登基不到月余,他纵是有通天之能,也不能把宫中所有内侍全变成自己的人。这才造成了今日乾清宫内的惊心动魄。

看着不断请罪的王安,朱由校也知道其实怪不到他。历史上正是因为有王安在宫内相助,才让大臣们成功抢到了朱由校,解决了移宫案。而且王安是有明一朝少数的得到内廷与外廷称赞的太监。

王安在朱常洛即位之初,劝说皇帝实行各种有利于国家的整治措施,发皇帝内怒接济边军,启用忠直的一些大臣,就连当时的大学士都很敬重他。

朱由校唤起了在地上请罪的王安,好生安抚。抓着王安的手说道:"大伴,父皇新丧,孤的安危从此就交付于你了。"

听闻朱由校的话语,王安是涕泪横流,没有想到朱由校依旧信重与他。

"大伴,孤给你一晚时间,给孤扫清一些心怀不轨之人,不从者,杀。"

"骆思恭,你也从旁协助。给孤彻查此事。"

朱由校的话,无疑是表达了对王安与骆思恭的绝对信任,同时也释放了一个信号,这位不日即将登基的信任天子有重新启用锦衣卫的想法。

锦衣卫只对天子一人效忠,是皇帝手中最忠心的一把剑。这把剑,只有皇帝想要使用时,才会露出他的狰狞,变成让群臣闻风丧胆

的锦衣卫。

眼看王安与骆思恭各自带队走去,朱由校看向了身边的张维贤。不由苦笑一声:"今晚,多亏国公了。"

今天朱由校能够转危为安的根本原因就是英国公带兵进宫。英国公重新进宫以后,朱由校才算是彻底拥有了些许资本。

历史上的朱由校也确实是在英国公张维贤和大臣杨涟的帮助下,才算成功登基,让李选侍移居别宫,使其妄图把持朝政的意图彻底泡汤。

一旁的英国公听闻朱由校此语,顿时行礼道:"我英国公府一脉,世代效忠陛下。"英国公年老成精,此时不刷好感,更待何时。很明显,此时的朱由校是对自己抱有极大的好感的。

朱由校不住点头,"国公要注意身体,国家正直动荡,孤尚且年幼,以后还要国公多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