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9章 摊丁入庙(上)(1 / 3)

扬明 柯久 1092 字 4个月前

天启七年,四月十三。

眼瞅着就要步入四月下旬,一向少雨的京畿之地的空气中也不由得弥漫着令人不适的温热,好在如今大明朝表面上的"内忧外患"尽去,倒是令人心神轻松不少。筆趣庫

南直隶的"捷报"已是传来半月有余,为非作歹的"达官显贵"们已被陆续押回京师,交由三法司会审。

如众人所猜测的一般,对于这些敢在背后上蹿下跳,丝毫不将百姓民生放在眼中的"乱臣贼子",紫禁城中的天子没有丝毫容忍。

连续多日,五花大绑的"乱臣贼子"们被押至菜市口斩首,浓郁的血腥味经久不衰。

除此之外,远在三千里之外的陕西也有"捷报"传来,虽然详细内容尚没有流传出来,但整个京师却是为之哗然。

内阁及六部九卿们已是连续两日被天子召至乾清宫暖阁议事,却始终悬而未决,风闻奏事的御史言官们也是接连上奏。

瞧得出来,这封自陕西而来的"捷报"影响深远,关系重大,就连当今天子也不敢随意决断。

...

辰时刚过,沉闷的钟声尚且在京师上方悠悠回荡,但位于内廷深处的乾清宫暖阁内已是人满为患,满堂朱袍。

如同刚刚经历过一场争吵一般,在座朝臣的面色皆是有些涨红,气氛也有些"剑拔弩张",于角落处伺候的宫娥内侍更是心惊胆颤。

书房前列,内阁首辅方从哲与次辅刘鸿训四目相对,分别两侧,眼眸深处皆是涌现着些许恼怒,全然没有往日的稳重。

至于另一位阁臣孙承宗倒是显得"无所事事",微微眯着眼睛,好似假寐一般,没有陷入到身前二人的争吵之中。

但令人有些没想到的是,一向沉默寡言的户部尚书毕自严却是没有选择置身事外,而是罕见的坐在次辅刘鸿训的身后,表达着对次辅的支持。

除了户部尚书毕自严之外,余下的兵部尚书王在晋,礼部尚书徐光启,工部尚书毕懋康则是眉头微皱,不发一言,叫人猜不透其心中想法。

"诸位爱卿,关于三边总督孙传庭提议的摊丁入庙一事,还是要尽快拿个决断才是。"良久,朱由校清冷的声音于暖阁中悠悠响起。

虽然大明天子面色平静,声音也是波澜不惊,但距离其最近的司礼监秉笔王安却是清楚的感受到天子身上散发出来的些许不满。

距离陕西"捷报"传来已是整整两日了,但在场的朝臣们却是始终争执不下,尽管有延安府的例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