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8章 天下粮仓(上)(1 / 3)

扬明 柯久 1116 字 9个月前

三月十五,诸事不宜。

立春已过,又是在"四季如春"的淮扬之地,空气中已是出现了一丝暖意,城中百姓肉眼可见的减少了身上的穿着,褪去了厚重的长袄。

一日之计在于晨,天色才刚刚大亮,位于城外的运河边便是聚拢了不少贩夫走卒,正靠坐在码头的大棚之下,等待着今日的营生。

因为背靠运河的缘故,沿着码头而建起的街边店铺鳞次栉比,其中兜售的货物更是琳琅满目,令人流连忘返。

虽然"运河"才刚刚解冻,但三月的江南重镇已是迅速恢复了往日之盛况,热闹十足。

作为"运河"的起点,淮安府一向享有"天下粮仓"的美誉,自国朝建立之初便是漕粮储地,可谓是富庶异常。

不同于前两年被朝廷整饬的"扬州盐商",淮安府的粮商们仍是过着穷奢极欲的日子。

毕竟相比较被朝廷收回中枢的"盐引",这粮食可是百姓存身之根本,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尤其是有了"扬州盐商"的教训之后,淮安府的粮商们也安生了不少,主动将自家生意与"漕运"分割开来,不再染指其中。

虽说运粮的成本多了不少,但也不必担心日后被朝廷"清算",倒也落了一个安生自在。

但约莫从去年冬天开始,这淮安府已是维持多年平稳的粮价便是有了上涨的趋势,并在上个月开始直线飙升,着实引发了一番混乱。

虽然官府数次出面,意图控制粮价,但却架不住城中百姓哄抢粮食的"热情",继而导致粮价始终高居不下,甚至就连城中的漕运总督李养正出面,也是无济于事。

也许是知晓自身处境有些敏感,一向于淮安府"趾高气扬"的粮商们突然变了脾气,开始深居简出,并且舍弃了城中奢华的府邸,转而搬到了城外的府院。ъìQυGΕtV.net

...

...

顺着热闹异常的码头一路往西,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便会来到一片"清净之地",一栋栋占地颇广的宅院拔地而起,各家门前都有身材魁梧的"家丁"于门前梭巡,令得偶有路过的百姓望而却步。

但此时,一向人迹罕至的街道上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声,引得正靠在门楣下闲聊的家丁们下意识的抬起了头,心道究竟是谁这般不开眼,竟敢在此地喧哗。

还不待这些家丁有所反应,便见得数十名身着皂衣的官差出现在视线之中,恶狠狠的朝着众人所在的方向而来。